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上人家了

李小琴觉得古代人真是聪明!

在那种没有所谓的科学技术的情况下,竟然发出出如此不费钱又环保的清洁方法。

铁锅洗干净了,往里边倒水,五个人分量的大米掏干净后倒去慢煮,再不停用锅铲顺锅底搅动,如此是防米粘锅,等大米煮了七成熟便用瓜瓢舀出来,在筲箕里控米汤。

最后,把锅刷干净又添水,甑子放锅,倒入控干的米饭,用筷子扒平,盖好盖子,接下来用大火蒸个二十分钟的就可以了。

李小琴往两个炤里添四五块干木材,擦了擦手,便走出厨屋。

虽说今天上山收获颇多,但她可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忘记今天最主要的目的。

走出篱笆院门,往右走了百米远,就可以看到老叔家的情况。

他家是不足三米的茅草房,拢共两间,左手边是主人的,右手是厨屋。

有院子,但是土院子的高度比自家还挨,才一米左右,这会能看到老叔坐在院子里吸烟筒,咕噜咕噜。

七十年代的西南农村,只要有男人的地方,必定会有烟筒的身影,早上下地干公分之前来咕噜咕噜一次,中午放工回家吃饭来一次,晚上睡前来一次,只要不下地挣工分,在芭蕉村总能看到男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每个人怀里抱着一只水烟筒,咕噜咕噜地吸。

主要是这吸的烟是旱烟,自家后院自留地就能种,虽说味道没有香味醇,但是不要钱,人人都爱。

而西南地区都会在家里放上一支水烟筒,用来招待亲友,自家也有,不过家里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再加上先前人人都说李小琴是克星,又骂李小东是瞎子,都不稀罕跟她家来往,所以水烟筒搁在里屋靠墙边的位置一年碰不了两次。

李小琴注意到老叔吸完烟筒,便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往里屋走,再出来时双手空空,平时没事,老叔都会出门在村里转悠。

但是前段时间他腿伤了,现在残废,走路靠拐杖,不晓得还跟以前一样瞎转悠不?

李小琴一边看一边想着。

对于老叔来说,出门转悠最主要的是什么?

肯定是跟村子里的婆娘开开荤玩笑,占点便宜。

四十岁的成年男人,又好色,家里没有婆娘能不想那档子事?

就是太穷了娶不到婆娘,才一心惦记自家三间砖头房。

那么老叔一般出门转悠,跟婆娘开荤玩笑最多的事哪个?

马半仙和朱寡妇?

前者成天穿年轻女娃才穿的尖领子小碎花连衣裙,长发编成两根麻花辫搭在胸前,风骚得很,不过,她心气高,能看入眼的只有郝村长,肯定不屑理会老叔。

后则样貌普通但是一对大胸惹人馋,但又跟秦祖财有关系,能暗地里搭老叔吗?

不管如何,李小琴都要试一试。

而且就在心里排除这两个婆娘的同时,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跟老叔扯上关系的女人,赵秀兰。

芭蕉村几百户,年纪轻轻死去男人的不计其数,当然,死了婆娘成鳏夫的数不胜数,这不,陈鳏夫便是其中之一。

赵秀兰就是一个年轻寡妇,年纪还轻,大概跟陈鳏夫差不多岁数的,两年前男人上山里挖草药一去不复返,村子都在传是被老虎叼走吃了。

老叔每次见着她,那两只眼睛都刷刷放光,话说回来,老叔似乎见着哪个寡妇都双眼放光,但是李小琴为什么要觉得赵秀兰跟老叔有关系呢,这得从爹死的那两天说起。

李大奎突发疾病身亡,家里李小琴和她哥哭得昏天暗地,按理说这时候都是本家兄弟姐妹来操守葬礼的事,但李二奎却不见踪影,还是郝村长拉下脸去把他喊来操办的。

当时李小琴似乎听人说起,老叔是跑去赵秀兰家里,帮忙修灶台了。

老叔这么人懒得很,能主动跑去给人修灶台?

八成是看上人家了。

不过,赵秀兰应该看不上他,人模样水灵,年纪轻,再嫁的男人怎么着也比老叔强。

李小琴才不管这些,她只要认定老叔对赵秀兰有意思就够了。

收回思绪,她转身往家回。

厨屋里,两个炤的柴快燃没了,李小琴捡四五根又扔进去。

擦擦手,她返回里屋,朝挂在墙壁上的挂包走去,打开,拿出山上采的几种草药。

七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捣辣椒的器具,叫木臼,顾名思义,木头制作的,中间凹下,把嗮得很干的辣椒放进去,一遍一遍捣,成粗粉面即可。

还有人用来捣米,这年代的碾米机还不普遍,大队里分得大米了,就嗮干,然后放进去,高举着木杵在巨大的木臼里捣。

这玩意可是个力气活,身材瘦小的七八次捣下来,双臂铁定是胀痛。

李小琴翻箱倒柜的,把木臼找出来,再取从山里采的草药扔进去,一遍一遍捣,幸好的不多,十来遍基本就捣成细末状了,还有汁液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