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寿宴

燕制,太后寿辰为仙寿节。

此节举国同欢,是大燕的国定节日之一。

徐碧琛已经习惯了四更天陪皇帝起来,把他送去上朝后,再倒下睡回笼觉。但自从接了办寿宴的活,她再也没有瞌睡可睡。

她爬起来后,先翻阅了历年来仙寿节的典仪,心里大概有了个谱,梳理了下流程,把它简单罗列出来。看着纸上的墨迹,她思路愈发清晰。

真是个浩大的工程…

这种感觉,在尚服局送来新图式时前所未有地加深了。

太后、皇后、皇帝的朝服都需要重新定做。

光是太后、皇后的朝冠就有十余种样式。珠光宝气,看得她眼睛疼。

徐碧琛记性极好,一目十行而不忘。

她扫了眼图册,迅速捕捉到一个细节,指着朝冠顶部,道:“龙凤珠在去年的祭天大典上已经用过,不如换一个装饰?”

刘司衣点头,说:“龙凤珠翠冠的确已经用过,奴婢们本想换成其他装饰,但皇后娘娘说一切从简,不必苛求,所以就…”

徐碧琛暗暗骂道:虞贞装好人装上瘾了?自己做善人,又不和她说一声,连累她昨晚看了那么久凤冠。

面上则与内心里疯狂想打人的暴躁不同,敬佩之情表露无疑:“皇后娘娘果然高风亮节,觉悟之高,非妾身所能比。好,既然姐姐以身作则,本宫自当秉承节俭的传统,努力支援南方。”

她笑着说:“那皇后姐姐的朝服就照着去年的样式做吧,一切从简。”

她又看了看皇帝的朝服,将那页扣了下来,道:“你把它留在这儿,本宫今晚拿给皇上挑挑。”

刘司衣本来想说皇上从来不在意这些琐事,但转念一想,若是由娘娘来说,兴许他真的会给出点建议。服饰此事,若能得正主的点评,对她们来说就轻松多了。

琛妃笑笑,把皇帝朝服那张抽出来,剩下的册子还给她,道:“太后那件纹饰还不错,将青金石改成绿松石吧。至于几个皇妃的服饰,同皇后姐姐一样,一切从简。”

“劳娘娘费心。”刘司衣温顺地说。

尚服局这边刚走,尚仪局的吴司宾又来了。

“佛光寺、触尘寺都去联系了吗?”

仙寿节的前五天,两座离京较近的佛寺需开始承办祝寿道场,节前一日,文武百官携家眷去参加满散。参加完酬谢神灵的仪式,官员们还得去吃场全素的斋宴。

这些都得早点知会寺庙住持,礼部也得安排人去守着。

吴司宾将手举过头顶,捧着一卷丝帛献上:“回娘娘话,已经与两位住持沟通过了,这是满散的斋菜,请您过目。”

徐碧琛接过,打开一一过目。

菜很清淡,没有油腥,连姜、蒜也不放。

她没什么意见,只说:“膳食一事,你私下多与尚食局沟通。六尚乃一体,多的应该不用本宫多提醒吧?”

尚仪、尚食两局,因着前年中秋宴会上的不愉快,彼此互不欢喜,众人皆知。

徐碧琛多提醒了句,希望吴司宾能识大体,不要在太后寿宴上闹出什么幺蛾子。

吴司宾尴尬地笑了笑,没想到娘娘会直接将两局的矛盾点出来。

她能爬到女官的位置,还不至于那么蠢钝,当即许下承诺:“六尚一家,绝对无人可以离间,娘娘请放心。”

“如此便好。”

她把丝帛裹上,轻轻说:“丝绸昂贵,移交给礼部的单子,改用竹纸。”

景珏要宫内节俭,她这个宠妃怎么能不身体力行?

至于她的钱,当然会用到该用的地方。

*

五月二十二,仙寿节前夕。

举国欢庆。

京中四品以上官员,都携家带口到触尘寺、佛光寺参加满散。

一干和尚在大殿念了《金刚经》,有些大人听得昏昏欲睡,他们夫人大多是菩萨信徒,见他们要睡不睡,狠狠地拧了拧胳膊,让他们趁着这个好机会,沾沾太后的喜气,也好求佛祖保佑来年顺畅。

仪式毕,三十来桌斋席摆出。

每桌十来个斋菜,量不多,但菜品做得很精细,并不失体面。

这种致谢神明的宴席是不能出现酒水的,男人们吃得无聊。不过,宴会从来都不是用来吃饭的。

没有酒,有心交结的人还是能借着气氛,谈笑风生,他们到各桌问候,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说上几句话才安心。

真正的大宴在第二天。

五月二十三的早晨,徐碧琛起得比景珏还早。

他醒过来时,发现身边已经空了一块。

“你好忙…”

徐碧琛换好了衣裳,在桌旁核对最后的流程。

她瞥了眼床上衣衫半解的男人,凉凉地说:“您以为只有治国难,治理后院就不难吗。各项服饰既要好看又要符合礼制,开支还要无限制的压低,哪有这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