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都洛阳(第2/3页)

“帝宅巍峨夹清洛,一代女皇定神都。”

洛阳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太宗李世民登位,深明洛阳战略性的优越地位,命人修治洛阳城。到武曌登上后座,鼓动高宗诏改洛阳为东都,同时展开营建洛阳的庞大工程,于原有的设施上,堆山立宫,沿洛水而筑的上阳宫更是奢华无比,显胜一时。

自永淳元年始,实际上高宗和武曌已迁都洛阳,不再返回长安。武曌如此处心积虑迁都洛阳,除政治上的考虑外,还有实质上的需要,目的都是为登上帝皇宝座铺路。

于政治而言,只有离开长安,方可摆脱和淡化官民对李唐皇朝根深蒂固的回忆和感情,利于更朝改代,建立新政权新秩序。

从实际言之,由于长安人口大幅增加,农耕面积有限的关中区域早不敷应付,致饥馑连年。反之“三河四塞水陆通,何不长做洛阳梦”的东都,连接中土长江、钱塘、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更得大运河漕运之便,物产丰饶,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的问题。

单看这一石二鸟,连消带打的东迁大略,尽见武曌的高明处。龙鹰被押送洛阳之前一年多,武曌登上帝座的一切条件均告成熟,敢反对的大臣不是诛家灭族,就是流放他方,唐朝宗室只杀剩李显、李旦两个儿子,于是武曌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自此大唐被大周皇朝取代,武曌自号“圣神皇帝”。

她从媚娘、才人、昭仪、皇后、天后、圣母神皇到圣神皇帝,经历三十多年朝廷内外的激烈斗争,今天再没有人敢挑战她的权威。

在江湖方面,她荡平了肆虐为祸数百年,于初唐尤烈的魔门两派六道,赢得天下正道武林的景仰,于她个人而言,则尽收魔门经典,等若完成了从没有魔门中人办得到的一统魔道,她的成就是前无古人。

龙鹰落网遭擒,不得不献上“道心种魔大法”,实现她统一魔门的夙愿,同时令她的威权攀上巅峰。

所以龙鹰在天津桥北登上陆岸的一刻,对她是意义深远。当然,背后尚有龙鹰、太平公主和胖公公没法弄清楚的原因。

对龙鹰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她派出宫城卫军的头子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率领二百精锐,从太平公主手上接收龙鹰,押赴皇宫。

被封为神都的洛阳,以洛河为界,分都城为南北两部分。都城西北为宫城所在,其它街、坊、市平均分布城南和东北部。平民聚居的洛南设有九十六坊,洛北三十坊。洛阳的一大特色是河道纵横交错,洛水横贯全城,连接其它大小河道如伊水、漕渠、黄道渠等,故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亦规划整齐,纵横各十条通渠大街,主道阔达百步,小街三十步。

洛阳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津桥,其“天津晓月”为洛阳八景之首。桥南更为洛阳最热闹的肆市,兼之风景迷人,乃游人必到之地。市内青楼林立,足令自命风流的骚人名士流连忘返。加上武曌刚迁徙关内雍、同等数十万户往洛阳,以充实洛阳的户口,令人口超过百万之众,其况之盛,可以想见。

可惜龙鹰暂时无缘观光,被送上马车,车窗垂下帘幕,本该仍可隐约看到外面的风光,却给左右护卫的骑兵阻隔视线。旋明白过来,武曌该收到太平公主先一步送往京城的报告,知悉刺客一事,故如此大阵仗。

唉!终于要面对世上最可怕的女人,自己这便宜邪帝会否三招两式就给她收拾?两帝相遇,自己遭殃居多。忽然想起向雨田,若这个“真邪帝”处于自己目下的处境,会怎么办。

车子缓缓减速,停下,门开,大将军李多祚登车坐到他身旁,亲切的道:“终于抵达端门,例行检查后入皇城,直赴宫城。我看过机密报告,鹰小兄真的命大。俗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小兄身上确是应验如神。”

马车再次起行。

龙鹰一头雾水,道:“我有什么后福?”

这个年轻将领三十一、二的年纪,却是位高权重。乍看他算不上好看,只是五官端正,可是由于体型彪悍,有及得上龙鹰的高度,兼之脸容清癯精明,双目闪闪有神,愈看愈感浑身是劲,魅力非凡,故得武曌宠信,负起皇宫保安重责。能占上这个位置,他不单是武曌的心腹大将,且在大周军系里该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尤得龙鹰好感者,是他态度亲切,不打官腔,但如站在目下他与武曌的敌对立场,龙鹰灵锐的魔种感应到他内外功均臻化境,不会输给那风过庭多少,属江湖顶尖级的高手。武曌手下人才济济,难怪魔门一旦给掌握行藏后,兵败如山倒。独是此君便不易应付,想起“催魔”,不由手痒。

李多祚欣然道:“圣上召我去说话,千叮万嘱我须以上宾之礼接待,务令小兄宾至如归。小兄得圣上如此重视,不是后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