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3/4页)
“就算有位置,你怎么确定你一定能进来?”
这个问题把章无双也问住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觉得她一定能进来。
宋知南一想也是,章华是钢铁厂人事科的科长,钢铁厂可比纺织厂大多了,难免会有人求到章华。有些领导干部不方便把亲戚安排自己管理的工厂,就运作关系安排到别的厂子,大家等于资源互换。像妇联干事这种职位,只要有空缺,对于章无双来说确实不难得到。
宋知南感慨道:“无双,你看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你所拥有的优势,就是你有底气。很多东西对你来说都很容易得到,但对于别人来说可能难如登天。”
被宋知南这么一提醒,章无双也隐隐察觉到了。从小到大,凡是她想要的东西,父母是尽可能地满足她。久而久之,她都养成习惯了。
“妇联工作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好,这样吧,反正你也闲着无事,就跟着我实习一阵吧。”
“我爸妈也是这么说的,开始他们不同意,后来两人关屋里嘀咕了一阵,又同意了,他们说我需要锻炼,跟着你挺好的。”
章无双的到来等于多了一个免费劳动力,大家自然乐意。宋冬宝一看,这姑娘一点都不厉害,关键还嘴甜,他也觉得这人能处。
宋知南临下乡前,特地去了一趟谈书记的办公室。
“谈书记,你看看,这是我们的作品集和我制作的节目单,你给把把关。”
谈书记认真看了一会儿,最后在某个剧本上多加了一句口号。宋知南看一眼,见并不影响剧情,也就由着他了。
文工队演出的第一站是酱油厂。
酱油厂的工人挺热情,看演出时用力鼓掌,大声喝彩,情绪价值给的足足的。
演出结束后,酱油厂给她们每人送了3瓶酱油,就连章无双也分到了三瓶,她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宋知南做为队长欣然接收东西并道谢,同时她还拿出一份评分表让酱油厂的代表打分评价,最喜欢哪个节目,有什么感想。
对方倒也挺配合,直接给了100分,还抓耳挠腮地写了句评语:“好,特别好。”
酱油厂之后是红日农场。农场送了她们很多蔬菜和一些粗粮。
到写评语时,农场代表还鄙视了一下酱油厂的评语:“这写得也太没文化了吧?好歹还是工人呢,还没有我们农业工人文化水平高。”
他说着话,一笔一划地写评语:“节目真精彩,工人齐喝彩。”
宋知南是个见缝就插针的人,当下便夸道:“哇,你写得评语竟然是押韵的,这文化水平可不是一般地高。”
“一般一般。”
宋知南热情问道:“同志,你贵姓?”
“免贵姓宋。”
“本家呀,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哈哈哈,还真是。”
宋知南一聊才得知这位宋同志是宣传科的科长,平常负责宣传口的事,字写得不错,有点文化水平。
宋知南再次夸道:“宋科长,听你说话就感觉你文化水平是真高,真想拜读一下你的大作。”
宋科长主动说道:“那什么,我给你们单位写一封表扬信。你们等一会儿哈。”
说完,他返回办公室去写表扬信了。
众人:“……”还能这样?他们学到了。
半小时后,宋科长拿着新鲜出炉的表扬信出来了。
宋知南让大家伙轮流看了下表扬信,大家挨个表扬宋科长,宋科长的脸都快笑酸了。这帮人能处。
宋科长不舍地把众人送到农场大门口,跟先牛春草和宋知南握手告别:“牛大姐,宋同志,你们有空可以来找我。”
牛春草朗声笑道:“好的好的。”
宋科长还告诉宋知南一个秘密:“宋同志,我觉得咱们姓宋的在文学创作方面是有点天分的,你看唐诗宋词,也就唐诗能跟咱们并列。”
宋知南由衷地感慨道:“宋科长,你真是人才,这个角度我都没想到。”
等出了农场,众人忍不住相视大笑。
章无双的笑点最低,笑得直不起腰来。
李群英疑惑地问道:“男人都这么喜欢被夸吗?”
宋知南也就随便夸一夸宋科长,好家伙,对方高兴得像个四十多岁的大孩子。
牛春草说:“被夸谁都喜欢。区别是,你夸女孩子她不一定相信,你夸男人夸得多夸张他都敢信。男人说白了就是个孩子,无论多大年纪的都是。”
宋知南对牛春草竖大拇指:“牛阿姨,姜是老的辣,你的眼光真毒辣。”
宋知南想起她家有一个亲戚是公司销冠,客户群体以男人居多。据说她成销冠的秘诀就是深入钻研并灵活运用了《儿童心理学》。
她曾建议宋知南也研究一下这本书,讨好一下上司,别整天整治老板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