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转眼到正月十五,这年的元宵节在二月初中旬,过了这一天,年就算结束了。
这天,蔡芷波挽着徐宇定的手臂,走进一家颇具格调的画廊,这是刘志君在南市的画廊,坐落在南市老城区。蔡芷波曾经抱着自己的画来过这里,她想合作寄售,但被婉拒了。当时画廊经理告诉她,他们的画廊只展示签约艺术家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都具有收藏价值。她便留了个人简历和作品集,希望画廊经理能转交给刘志君,而这事就石沉大海了。
今天,他们一进来就受到了迎接。画廊经理热情喊着徐总殷勤问候,蔡芷波在两人对话中,才知道徐宇定在画廊订了两幅画,价值不菲。
徐宇定顺势和她说起了这事:“下个月我妈生日,准备送她的。”
蔡芷波点点头,她知道林长青有收藏画的嗜好,但林长青偏爱现代派抽象派,她们的艺术品味很不一样。
画廊经理笑领着两人参观画廊,他一面介绍一面观察两人。他发现蔡芷波对画颇有鉴赏力,不由多看了她两眼,而后他发现她很眼熟,但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便用了一种赞扬的语气说:“徐太太看着十分眼熟,好像某位电影明星,十分有气质啊。”
蔡芷波笑了笑没接这话,只说:“我姓蔡。”
徐宇定则猜想到蔡芷波之前卖画肯定来过,他也没接话,只是不怒自威地扫了眼那经理。
画廊经理心想自己是马屁拍马腿上了,赶紧转移话题笑说:“刘先生已经在茶室等候两位多时,我现在带你们进去。”
徐宇定微微颔首,同蔡芷波一起往里走。
画廊的茶室在画廊尽头,藏在一面装饰墙背后,还设置了密码和门铃。画廊经理按了门铃,里面按了解锁,他才推开了门,请两人进去。
室内空间不大,装修简约,墙上挂了不少当代名家画作,而刘志君本人是个个子矮小年近花甲的男人。他的发色灰白,一张脸细窄戴着圆框眼镜,而他身穿考究的深色羊绒西装,里面是毛衣和格子衬衫,西装口袋上还塞着方巾,脚上是锃亮的尖头皮鞋。他看上去精明圆滑,但脸上的笑意很温和。
他看到夫妻两人,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热情上前同徐宇定见礼,一时间他们就谈笑风生。
而蔡芷波听着很快发现,徐家和刘志君是旧相识,从徐宇定的父亲徐明开始,他们就有往来。那年,徐家搬来蔡家隔壁带来的那几幅画中,有两幅就是刘志君送的。
“我就在你小的时候见过你,后来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去年回来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你的消息。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认识认识,不过,听你妈说你很忙。”刘志君笑得和蔼可亲。
“以后常来常往,刘老师。”徐宇定微笑说着话,把身侧的蔡芷波让到身前,顺势道,“这位是我的太太,蔡芷波。她一直在学画,她很钦佩您在业界的成就,您发掘了很多艺术家前辈,芷波都十分仰慕。”
刘志君这才把目光落在蔡芷波身上,他笑说:“听说过听说过,早听闻你们是男才女貌,今日一见果然不一般。宇定给我看过你的画,你很有才气,以后大有可为。”
蔡芷波愣住了,因为她没有想到像刘志君这样业内的泰斗级画商,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这个惊讶让她心里的别扭感短暂消失了。方才她明白到徐家和刘志君是旧相识的时候,心里有些不适,因为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给她引荐。但她细想也能理解,因为她当时的情况很糟糕,自己都看不下去自己的画。甚至她当时也觉得画画很无用,自弃自己竟会一些无用的技能,赚不到什么钱救不了蔡家倾倒的商厦。她绘画的自信心一度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一直在努力重拾热爱和积极。直到此刻,她感觉自己是做到了,她的画在进步,所以精明的徐宇定也看到了她绘画的才能,和她签了协议给她引荐画商。
蔡芷波回神,很开心和刘志君握手,笑说:“刘老师,您过奖。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这几年的画一直存在问题,但说实话,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改进。很希望您能给我一些专业意见和方向。”
“很好很好,有画家的才气没有艺术家的傲气,愿意了解市场去寻求变化。莫奈成功就是个人和时代变革的结合,绝非巧合,是去寻求的。”刘志君道。他说着请两人坐下,然后开始和他们谈艺术谈自己的理念和追求。
这样的聊天让蔡芷波很高兴,这好像是她这几年生活里最接近她自己的一刻,无关生活只关于理想。她一直知道因为和徐宇定的婚姻,很多人都认为她是个虚荣且目的性很强的人,这一点没有错,这是她的一部分,但她也没有丢弃自己理想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