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脱身(第2/2页)

一些后来出土的殷商甲骨文里,也有提及称为‘巴方’或者是‘巴奠’,巴人和蜀人,在长期的迁徙中成了邻居,邻居自然要互相争夺资源,因此巴蜀二方有世仇。

有意思的是,蜀国和巴国最后一次互斗时,巴国向秦国求支援,秦国于是帮忙灭了古蜀,顺带又把巴国一起收拾了。

从这点看,巴蜀之地的人民,真是老实人啊……

历史上,巴蜀之地,虽然有蜀道天埑,但并不是一个消停的文明,然而被秦灭后,紧接着就是焚书坑儒,这使得古蜀国,古巴国等相关史料,几乎绝迹,仅偶尔出现在后人所著的书中,也真假难辨。

它们真正的模样,只能文物可以解答。

比如此刻这上面的虎绣纹,意义就非常重大。

虎在当时,是作为图腾深受,就像现在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一个道理,但那会儿奴隶制,君权神授,这种神兽纹,普通的显贵是不能有的,只有神职人员或者君主王公,才可能着虎绣的纹饰。

我记得在看过的资料中,目前出土面积最广巴国相关遗址,是香炉石遗址,据说四百多平米,地质文化层,高达四点五米。

我们此时所在的这个跨度区,面积更广,虎纹绣的布帛很多,关键是还将出土很多木牍,焚书坑儒之前,幸存下来的巴国木牍。

光是想一想,我就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这样无法估量价值的珍宝,却在市场上,因为没有世价被嫌弃,简直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