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涯共明月(第4/7页)

翠儿把夜宵吃了,就睡了。坐卧有时,刻苦勤奋,不负天时人和。

王嬷嬷将帐子放下来,出来了。

侍珠在呢。王嬷嬷进了屋,道:“你的远亲还在寻你吗?!”

侍珠点了点头,道:“宝亲王虽走了,直接的压力虽顿减,可以松一口气,然而,怕还是有摇控的,这长线,怕是不会断。嬷嬷,宝亲王对侧院的事上心了。”

王嬷嬷拧了一下眉头,道:“你的亲眷的事,要仔细小心。若稍有差错,你真正在乎的亲人,反有无端祸患。”

侍珠道:“我心里有数。知道轻重。公主的事,定不多言。”

王嬷嬷道:“宝亲王看来是真的上心了。人都离开苏州了,却还没有放松这里。”

侍珠深以为然,道:“虽未放松,可是人不在,我这心里,也轻松不少。那几天,是真的吓着了。将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呢。”

“有万岁爷和五爷呢,”王嬷嬷道。

侍珠点首,是啊,有万岁爷和五爷护着呢。这一次,宝亲王不就吃到亏了吗?!

雍正尚且有人关心,有人说话。始皇就有点寂寞了。虽说他本就话少,然而,身边有没有人在,还真的不一样。

可能是老了吧。始皇心想,也开始依恋起普通的情份来了。

扶苏与弘昼也不知何时能回,回来了,哪怕闹腾着,也是比这清冷的秦宫好的多了。

半夜的风很凉,而且景色也独异,看着月色,竟有一种天涯共明月的情怀来。

林觅下了线,赵佶才道:“近半个月未见,这两位,还是老样子。”

他似乎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老四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林觅道:“等以后熟了,他就不好意思刺你了。”

赵佶笑道:“我没有放在心上,不至于为几句话生气的。”

林觅也知道他这个人脾气是真的好,真正的老好人。

赵佶是真正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仿佛他天生该呆在这里似的。与林觅也越来越熟了,熟悉到什么程度呢,便是上厕所,也能坦然以对了,说话自如了。

可能形影不离本身,就能促进情份,况且赵佶这人心性纯良,脾气也好,因此相处越来越熟稔。

赵佶喜欢这里,每天看看家里的愁,再听听村里的八卦,渐渐的感觉他就是这里的人。

他对林觅也越来越依恋。可能有一种死后的雏鸟情怀,不止是有友情,还有亲情。

这种再生的感觉,真的很奇妙,仿佛他就是这个家里的人,哪怕他依旧没有实体。

但并不妨碍他这里产生感情,会担忧,会笑,会难受。

而那段当皇帝的经历,人生,仿佛是前世一样。他是半点不纠结了,哪怕雍正再说他不像个皇帝,他也仿佛是在听着别人的故事。

他属于这里,他喜欢这里。

两人如今熟的不能再熟了,因此说了两句,也就睡下了。

一夜无话。醒来天已是清晨,晨雾浓浓,冬天的早晨很凉。

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三了,城里紧张,村里也紧张。直到清晨,村里的巡逻队才熄了火。都各回家补觉去了。

天明,有雾,有凉意,还有鸡鸣狗叫,村子里暂时是和平的。

李延亭天天进城,或是进山,带着大狗子一道。胡氏也感觉到了紧张,因此也只是老实呆在家里。李延寿也不怎么出村了,李延亭叮嘱过以后,他就一直护在家里,还给寻了两头母羊养着,家里一牛一马两头母羊,还要照顾王氏,也因此不算清闲。高氏倒是平平静静的,天天盯着二狗子三狗子和果儿念书呢。

高秀才果然被招进衙门里去了,却不是因为清理旧年的账目,而是因为最近的文书等事都多了起来,各种事务都需要人手,像秀才,私塾先生等的全招进去当文书去了。

不止是整理文书,还要查帐,查什么帐呢?城中商户,镖局,买卖人,全部都要查办。

再加上衙役还要查客栈之类的。涉及到很多的文书等事,高秀才,因此忙了起来,都不归家了,吃住全在衙门。

不仅如此,衙门还将屠户都给集中了集中,是因为最近情势可能会收紧,衙门要严加管控猪羊等类的禽类了,先紧急供应军中的,衙门也不算无能,还管控了管控粮价,但现在是强制的不给涨价,却管不了商户暗地里宁愿囤着也不卖。

很多百生觉出不对来,便去买,衙役在的时候,商户就卖,不在的时候就说没货,大约是知道囤着只会涨不会跌呢,因此城中的气氛都蛮紧张。

但衙门要管也只能管到这个了,强制手段毕竟是不够的。

要解决这个事,还是要有足够的粮放出来,这粮价才会真正的下来,但是现在粮是紧张的,怕是也不足以调控民间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