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阿父若是听到这些,心怕是都要碎了。(第3/4页)

不过大汉现如今中原最繁华,东北边境人烟稀少,没有多少人。

以现在的生产力,刘瑶十分怀疑刘据能不能将幽州给建设出来。

刘瑶垂眸沉思,总觉得她好像忽略了什么。

刘据见她思索,静静地在一旁守着。

“刘据,这幽州地处偏远,叛乱多的犹如……”刘瑶顿了一下,脑中灵光一击。

她用拳头捶了一下额角。

幽州的热闹可多了,朱棣、安禄山还不是最早的,最早在幽州“创业”成功的,似乎是刘秀。

当时王莽篡位成功,各地爆发了起义,而后王莽下台,刘玄上台,他怕被刘秀夺了位置,就将刘秀派往幽州平息叛乱,安定边陲,当然也是想要消耗他的实力。

后来刘秀到达幽州后,很快就幽州就变成了他的地盘,之后刘秀起义,“创业”成功。

既然亲弟有心历练,若是将来出了事,说不定幽州可以成为他的底气。

想到此,刘瑶用力点了点头,看着刘据的目光从生气逐渐转变成欣赏和鼓励。

刘据:……

他心里越发忐忑不安,阿姊这样子,还不如敲他一顿,让他安心。

“刘据啊!”刘瑶轻声道,“既然这是你所愿,阿姊愿意成全你,若是舅父、阿父他们不同意,阿姊一定给你出头。”

“啊?”

刘据目瞪口呆。

阿姊这变化也太大了。

刚刚她直接掀了桌子,现在就温声细语地全力支持自己。

“阿姊。”他的声音因为紧张有些干涩,“你决定了?不会是故意哄我?”

刘瑶扬了扬眉梢:“自然,你刚才说得对,远香近臭,一个年富力强的太子在阿父面前晃荡,如果耳边再有一两个蚊子苍蝇叽叽嗡嗡,确实容易受影响,你在幽州时,要学会时时卖惨,好好薅阿父一笔。”

见她已经眉飞色舞地畅想他在幽州的日子,刘据哭笑不得。

此事说服阿姊,比他想象中的容易,他实在好奇,阿姊怎么转变的如此彻底,让他有些手足无措了。

想通之后,刘瑶是神清气爽,大手一挥,“刘据,阿姊看好你,莫要让阿姊失望!”

等一下,她要好好了解一下现今的幽州,提前发展,上辈子拥有不了北京的四合院,这次她要做北京最大的地主,给后世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刘据:……

一直到刘据带着阿月、阿轩到了长平侯府,他还是与自家阿姊的脑回路对不上,都快想破脑袋了。

卫青清瘦了不少,见到阿月、阿轩,下意识扬起嘴角,“这是谁来了啊!”

阿月、阿轩屁颠屁颠冲到他的怀里。

“外舅!”

卫青宠溺地将两人搂住,用胡子去扎两人。

两个小孩笑嘻嘻地躲避。

刘据含笑看着,等他们亲热够了,让人将两个孩子送到后院去见平阳长公主。

刘据向卫伉了解了一番卫青的身体状况。

得知近日病情好转,心头一松。

等到众人退下,独剩他们二人时,刘据直接了当地说了自己的打算。

卫青惊诧,“太子三思!幽州地处偏僻,太过危险。”

刘据:“舅父,此事我想了许久,还请你能支持我。”

“太子,臣……”卫青看着面前温润的郎君,无奈摇头,“臣愿意做你永远的后盾,可是臣如今积劳成疾,若我还能战,莫说太子去幽州,就是去西域,我也赞同,可现在……”

刘据托住卫青的大手,诚恳道:“舅父,此番为阿父推行摊丁入亩,让我很是开心,能为大汉子民做些实事,幽州虽然偏僻,可是地方重要,是大汉的北方门户,我为大汉太子,理应为大汉守国门,让阿父安心治理大汉!”

此乃阿姊给他想的口号——太子守国门。

饶是他第一次听到,也是心神一颤。

卫青瞳孔一震,略微萎靡的脊背霎那间挺直了,面色郑重地看着他,“太子可确定心意?边陲苦寒艰险,你还年轻,你是大汉的太子,不需要做到这些。”

身为大汉的大将军,他对大汉疆域的情况知之甚详。

幽州的混乱从开国初期就开始了。

高祖立国时,当时镇守幽州的燕王臧荼已经臣服高祖,但是听闻高祖大肆捕杀项羽旧部,就暗中联络匈奴,在幽州造反。

而后高祖亲自征讨,迅速平定叛乱,臧荼之子逃到匈奴,此后高祖为了稳定局势,让开国功臣长安侯卢绾为燕王镇守幽州。

卢绾与高祖关系十分亲密,一直十分忠诚,原以为由他在幽州,东北边境就会无忧。

可是卢绾受张胜蛊惑,担心受到高祖迫害,一开始还能保持忠心,后来暗中联络匈奴。

后来高祖就派舞阳侯樊哙前去讨伐卢绾,卢绾得到高祖宽恕的承诺后投降,随着高祖去世,朝局不稳,卢绾担心由受到迫害,就带着部下投奔匈奴,最后在匈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