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等待(第2/2页)

接下来,两个人就变得沉默起来,心也沉甸甸的。

李林别过头去,用拳头狠狠地砸了一下自己的腿。

突然,他回头说:我说过,不抓住老孟我就不再姓李。你说公安局那帮人是干什么吃的?不就是个老孟嘛,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抓不到。

刘春来深吸一口气,这时他感到有一股热血从脚底升了起来,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部队。以前,每次执行任务带队出发时,他都会有这种血脉贲张的感觉。此时,见到曾经的战友李林就很容易让他找到这种感觉,他猛地站起来,两手握拳,最后又把拳松开了。他又何尝不想抓住老孟呢,他现在做梦都会梦见在抓捕老孟,可每一次都是就要抓住老孟的时候,梦就醒了。醒来的他恨自己,也恨自己的梦,他就一次次地在梦里梦外失落着。

李林早晨和父亲刚刚吵了一架。李林的家庭条件比刘春来好一些,父亲是镇里的一名领导,每天提着公文包进进出出,有时也车接车送的。李林的父亲与另外一位领导共用一辆车,那位领导的家远一些,司机接两位领导时就有些绕路,李林的父亲就大度地把车让给了路远的领导,自己步行上下班。公文包提在手里,一甩一甩的,样子也很潇洒。

李林的母亲是镇里一家医院的医生,每天早出晚归,很是忙碌,仿佛永远是生活的主角。母亲的这种主角的感觉一直都很好,恰恰这个时候,李林回来了,打搅了母亲惯常的生活。关于李林回来的种种风言风语,母亲和父亲也都有所耳闻。父亲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评价,只做了简单扼要的指示:这事儿啊要相信组织,相信自己。

接着,父亲又补充道:这么着吧,回来就回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回到地方就好好地工作。

母亲的态度与父亲大相径庭,她把李林拉到一边:儿子,你跟妈说实话,你到底收没收那毒贩的钱?

李林看着母亲,半晌没有说话,许久,才一脸失望地说:妈,你也不相信我?

母亲这时似乎松了一口气:看来,那就是你那个战友刘春来收的,你替他背了黑锅。如果是这样,你把事情说清楚,我去找部队澄清事实去。

李林用力甩开母亲的手,脸憋得通红:妈,你以为我们是你们医生啊!做个手术都收人家的红包。

那时的医院已经开始收病人的红包了,母亲三天两头总有红包拿回来,不论多少,母亲总显得很开心。

李林的话把母亲噎得说不出话来,她在儿子的肩上拍了一下: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你爸已经在帮你找工作了,等联系好了,你就去上班,省得在家里瞎折腾。

父母走了,家里立时清静了许多,李林顺手打开了电视。他现在只喜欢看那些案情剧,在部队时却很是不屑,感觉不真实,如今却只能靠看案情剧回想起自己在部队时的日子。

一早,父亲喝完最后一口粥,放下碗时,想起什么似的冲李林说:你的工作我联系好了,县里锅炉厂保卫科缺个人,你去那儿上班吧。

说到这儿,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他:这是锅炉厂王厂长的电话,你直接找他就行。

李林看都没看,就顺手把名片扔到了桌子上。

怎么,你不愿意?

他梗着脖子说:不就是去当保安嘛,有什么意思。

父亲用手敲着桌子:人家王厂长听说你是武警复员回来的,考虑到你工作的对口,才答应要你的。

他不说话,伸手一弹,那张名片就落到了地上。

父亲有些不悦,提高了声音说:那你想干什么?你说你都回来这些天了,不能永远这么待下去吧。

说完,父亲气哼哼地走了。父亲没有时间和他磨牙,他还要上班处理更多的事务。

母亲把厂长的名片小心地捡起来,苦口婆心地劝着:儿子,你不能老这样下去,保卫科就保卫科吧。等过一阵,妈再给你找找关系,看有没有更好的,到时再给你调换。

他冲母亲没好气地说:妈,我现在什么也不想干,您就甭管了。

母亲听了,脸上的表情有些难看:怎么?当了几年兵倒弄出一身毛病了,人家都说部队是出人才的地方,你可倒好,现在连班都不想上了。

他突然火了,冲母亲说:妈,你有完没有了。

不知为什么,这些天他什么也没有想,就是憋着想发火。

刘春来进来的时候,他内心的烦躁仍没有消停。

刘春来望着李林,突然冒出一句:要不,咱们回部队一趟?

说到这儿,刘春来也被自己的话吓了一跳。

李林顿时眼睛一亮:去就去。

刘春来点点头说:那就说好了,明天就出发。

好,就明天。

做出这个决定后,两个人的心倏然就静了下来,似乎这么多天的焦灼与不安只是为了这样一个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