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任务(第2/3页)

老孟按照合同该交活交活,该接活接活。装修市场很乱,经常会有一些装修带来的纠纷,闹到打官司的也不在少数。老孟从来不会让自己的公司出现这样的局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和为贵,大不了挣不到就不挣了,拍拍手,笑一笑走人。老孟在装修市场上的威信很高,承接的活也就不少,没个闲下来的时候,老孟就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在人们的印象里,老孟不可能是毒贩,甚至连违法乱纪的事都不可能去做。老孟知道山水市这条道上的事情很多,他从不和那些混得很深的人打交道,认识归认识,但从来不会有交道。那些入行浅的,知道老孟在圈内有一号,但也没什么证据,只是听说而已,就是翻车栽进去了,想咬一口老孟都不知从何下手。然而,老孟却对山水市所有环节上的事都一清二楚,每一笔账也都在他的心里记着呢。老孟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知己知彼,这是道中人取胜的法宝,也没别的什么用意。

老孟在山水市的道上藏得很深,且又八面玲珑,这么多年没让公安局抓住过把柄,只是怀疑罢了。这次抓获老孟,公安机关的内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说是花了四年的时间,潜入到老孟的装修公司,才通报了老孟这次接货的时间和地点。

这次人赃俱获,抓了老孟的现行,想抵赖也没法逃脱。抓捕老孟不在于抓一个老孟本身,也就是说,抓捕老孟就等于起获了山水市的这张毒网。只要老孟交待了那张网,也就是公安机关真正收网的时候了。

老孟终于被抓获了,所有办案的公安人员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押解老孟归案。

翻过两座山才能到达停车的地方。山路人可以走,车是进不来的。老孟走起山路显得很虚,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会儿,让刘春来或者李林给自己点一支烟。他叼着烟,眯着眼睛,望着远方,似乎在想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

王伟大队长不断地催促老孟上路,老孟才不情愿地把嘴里的烟吐掉,懒洋洋地上路了,一边走一边嘟哝着:有什么可急的,抓都让你们抓了,还急什么?

老孟这么拖延着时间,刘春来和李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只能拖拽着老孟踉踉跄跄地顺着山路往前走。

又一次停下来的时候,老孟喘着气对刘春来和李林说:两位小兄弟,辛苦你们了,让你们和我一起受苦。

刘春来和李林就仔细端详起眼前的老孟,老孟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人有些文气,目光看起来是柔和的,但往深里看,里面却有一种很冷的东西不停地往外冒。

这是李林的第一印象,他再往下看去,后背竟有了一丝凉意。不知为什么,他看了一眼老孟的目光就有了这种感觉。他看了眼刘春来,刘春来没有看他,刘春来的目光透过树林向很远的地方望着,那目光飘飘抖抖。李林一望见刘春来的目光,心里就阴晴雨雪的不是个滋味。他知道,刘春来又在想华子了。刘春来一想华子,目光就变得飘飘抖抖,李林的心就有种被人揪扯的感觉。

李林把一支烟递给刘春来,又递一支给老孟。老孟叼着烟,看着左右手上的铐子,就说:两位小兄弟,能不能给我解开一个,我吸支烟、上个厕所都不方便。放心,我不跑,跑也跑不了,再说我往哪儿跑?让你们抓住了,我就没想着跑过。

刘春来把目光收回来,瞟一眼老孟,又瞟一眼,然后说:这事我们说了不算,给你松铐子得公安局的领导说。

公安局的几个干警正押解着另外三个人在前面不远处的地方歇着。他们押解犯人时也是这样,根本没有松开犯人手铐的意思,刘春来和李林自然也不好说什么。老孟只能这么难受地和两个人铐在一起。再翻过一个山头,就上公路了,上了公路一切就都好办了。

从这里到山水市还有三百多公里,如果是高速公路,三百多公里也就是三个小时的事,这里是山路,车子在路上绕了半天,却还在这座山上转呢。

刘春来和李林就是坐在公安局的车上,也是一左一右把老孟夹在中间,每个人的一只手也都和老孟的手铐在一起。一位公安干警开着车,另外一位干警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一样,在林地里潜伏了三天,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他们最好的休息就是打个盹儿。人都是肉长的,这种困倦和疲惫便可想而知了。刘春来和李林从上车那一刻开始,眼皮就开始打架了,两个人为了身边的老孟也都在硬撑着。

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他们就这么撑一撑,咬咬牙,天亮时分也能撑到山水市,把嫌疑人交给公安局,两个人也就顺利完成任务了。那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立马找到一张床,躺上去,睡上它三天三夜。此时,他们脑子里出现最多的就是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