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皇帝,你有几个校尉?(第3/4页)

但对刘进,却实在是一片真心!

反正这么多年来,年年刘进‘忌日’王太后都要在宫中设祭,常常抱着刘进留下的衣冠哀伤数日。

论用情之深,不在史皇妃之下。

所以,尽管当年刘进‘葬身火海’的时候,这位太孙妃才十九岁,正值青春年少,却为刘进足足守了十余年的活寡。

也是这个原因,张越才不敢告诉这位太后,皇太孙还在世的消息。

怕的就是,这个太后听闻之后,直接搬去南陵,陪刘进去了。

若是如此,这天下还不知道会怎么议论。

说不定未来史书上,他张子重要和曹阿瞒比肩了。

但现在,问题却不大了。

王太后这个太后是铁定不能再做了。

废而立史皇妃,天下人也说不出什么不对。

王太后听着,狂喜不已,连忙道谢:“丞相大恩,本宫永难忘怀!”

说着就打算收拾东西,带上人马,直扑南陵,去和丈夫团聚。

张越连忙叫住她:“太后莫急,有个事情,还请太后做好心理准备……”

“虽然古人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然,我汉家却是以‘壹刑者,刑无等级’为制度……”

“故,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太后的几位兄弟,涉嫌谋反、乱天下……臣不得已,不得不加罪于其等……”

“当然,依制度,太后和陛下可特赦之……但同样依照度,此等大罪,即使特赦,也只能免死,但依然免不了掳夺一切名爵,流放海外蛮荒之罚……”

“未知太后是欲赦之,还是?”

王太后听着,低下头去,道:“若丞相愿意开恩,还是赦免了吧……”

“活着,总比死了强……”

张越笑了。

确实,很多时候,活着比死了强。

但绝不包括大汉流放海外这种惩罚!

因为……

在现在流放海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等同于发配荒岛挖鸟粪石。

要知道,这可是重体力活,而且是在热带海岛,方圆千里都是大洋。

岛上的人,除了少数监工和按期来运鸟粪石的官吏外,就是一群在那里已经服役很久的罪犯、刑徒。

这些人早就在岛上憋死了。

这时候,长安送来一批细皮嫩肉,养尊处优的皇亲国戚……

张越已经能想象到,那些人的兴奋与狂喜了。

待王太后告退,殿中就只剩下了小皇帝和史皇妃了。

张越首先对史皇妃恭身一礼,然后看着小皇帝,摇了摇头,道:“陛下,您让臣可真是有些难办……”

小皇帝低着头,道:“朕,全凭丞相处置……”

“乱天下者,非社稷主……”

“乱社稷者,非孝子贤孙也……”

“陛下,您今日两条全犯了啊……”

“若未来再犯……您叫臣与天下人,如何对待您呢?”

小皇帝顿时恐惧万分的看向自己的生母,史皇妃则轻轻的走到儿子身旁,抱住了小皇帝。

“陛下,臣已经想过了……”张越却是不管不顾,继续说道:“也与臣僚们商议过了……”

“陛下年少,轻信贼臣,有所行差踏错,这是可以宽恕和理解的……”

“毕竟,您年少,无知,而且心智不成熟……”

“臣与臣僚,也无意将现在的事情和问题,都推到陛下身上……”

“这既让臣等显得无能,也让臣等看起来很蠢,更会让天下人看轻陛下与大汉……”

“只是,为了防止未来再出现此类事情……臣与太傅及诸位执政大夫商议……”

“群臣皆以为:凡事立则兴不立则废,故圣王治法,为天下准绳,祖宗定制为万世之基!”

“天下长治久安,社稷稳定长盛,及陛下您的名声与功业着想……”

“臣斗胆,请陛下授权于臣,为陛下及天下,立天子之法!”

“明功过,定事权,约纲纪,理大义,大小之事,皆定其律……”

“法立之后,当明告天下,著于竹布,上告于天,而下祷于民,群臣诸侯共誓之:不如法,天下共击之,人人皆诛之!”

小皇帝闻言,满脸震惊。

左右侍卫将官,一脸不可思议。

自古以来,只闻有百姓犯法,官府责之,官吏犯法,大臣刑之,大臣犯法,天子罚之。

何曾有闻,天子有法,且天子犯法,也要受罚、受责、受刑?

但仔细想想……

很多侍从将官的眼睛都亮了。

内心深处更是按捺不住的激动起来。

因为,延和后,天下舆论解禁,民智大开,思想领域的斗争与争夺,尤其激烈。

特别是随着黄老学派、法家、墨家等百家归来,与儒家展开大乱斗。

儒家内部更是斗成一锅粥。

于是,出现了‘我注诗书’的思潮。

有良心的‘经义发明家’遍地开花,各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先贤之义,也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