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和亲(1)(第2/3页)

张越轻轻一笑,问道:“昆莫可是为大宛之事而来?”

泥靡点点头,道:“自是瞒不过将军!”

“吾前时不是已经答复了贵使者了吗?”张越笑着道。

“将军何必骗我?”泥靡笑了:“以汉之强,以贵英雄之多,岂会坐视匈奴并吞大宛?”他站起身来,看着张越,郑重的道:“汉与匈奴之间的事情,外臣不愿干涉,也不想干涉……”

“只是,乌孙小寡民,实在承受不其两强相争,所带来的影响……”

“其望将军明察之!”说着泥靡就重重的跪在张越身前,稽首而拜,再拜而俯。

“乌孙小寡民?”张越心里笑了起来,感觉像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笑话一般。

乌孙要都是小寡民了,那龟兹、车师、莎车、且末算什么?

袖珍王?

事实上,作为穿越者,张越很清楚也很熟悉当前的际形势与局面。

因他有着回溯自后世的地图!

虽然古今变迁巨大,现在的戈壁,在后世可能是绿洲,如今的绿洲草原,在后世可能已化作荒漠。

两千年的风化与河流改道、洪水侵袭,也彻底重塑了许多地区的地貌地理。

但基本地理、地缘局面,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将后世地图与如今的地图堪舆做一个对比,张越很轻松的就能发现,在汉匈争霸的连绵战争中。

乌孙人悄咪咪的在近海以西的伊犁河谷地区猥琐发育起来了。

现在,乌孙人已经彻底占据了整个伊犁河谷地区。

其中,包括了哪怕在后世也是赫赫有名的特克斯河谷牧场,然后以此为跳板,夺取了在整个葱岭北麓至关重要的伊塞克湖谷盆地——在如今,这个湖谷被乌孙人称为火湖。

正是这个高山之上的湖谷牧场,让乌孙人具备了帝之基!

原因很简单——打开地图,找到伊塞克湖,便会知道,这里是哪里了?后世的吉尔吉斯斯坦!

换而言之,乌孙人已经将一只脚踏进了中亚!

更关键的是——火湖湖谷盆地是一个可与特克斯河谷、伊犁河谷无衔接的地区。

哪怕是后世的满清官员昏聩至极,也都知道,要在和沙俄的交涉中誓死保卫此地,甚至不惜付出更多经济利益,也要保留此地,只是可惜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这一地区最终还是没有保住,正是此地的丧失,后世西北边疆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暂且不谈。

对于现在的乌孙来说,只要他们占据此地,那么天山山脉向西延伸至中亚地区的所有地区,都将会为乌孙所控制。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楚河是与伊塞克湖相连,或者在雨季会连通在一起的。

这也就意味着,乌孙人可能会在雨季,循楚河而下,进入肥美的楚河河谷。

而且,伊塞克湖虽然是一个高原咸水湖,但正因为如此,这使得它可以调节高原气候,使得这个高原湖谷盆地不会像其他高原一样寒冷、缺水。

相反,这里是一个牲畜非常适合的过冬之所。

哪怕在两千年后,吉尔吉斯斯坦的牧民也常常会来此过冬。

故而,在事实上,现在的乌孙王,只要抓到一个好机会,好时机,扩大其帝疆域,人口。

那么,未来一个雄霸葱岭以东,君临天山南北,进而从伊犁河谷走向计示水(塔里木河),控制西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将这些事情,都收于心中的张越,自是知道,眼前这个乌孙人无非是想忽悠他,想要祸水东引,借他之手以牵制匈奴,方便乌孙侵吞、蚕食甚至全取大宛之土,从而雄霸整个葱岭?

不过……

张越心里微微一动,顿时笑了起来,将计就计,道:“昆莫所言,确实不无道理!”

“只是,不瞒昆莫,自去岁大战后,我库空虚,无力再行大战,本将所得诏命,也不过保境安民罢了……”

“至于匈奴……”他角溢出冷笑:“今匈奴仅在漠北便有四单于并立,彼此混战不休……”

“今之西域匈奴欲要西取大宛,不过是想要以战养战罢了……”

“他们并不会危害到我安全……”

“而那大宛君臣,却又冥顽不灵,正好叫匈奴人教训教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张越故意表现出骄傲的神色。

但这不是为了欺骗泥靡,只是为了误导他的思路。

果不其然,泥靡见着,心里面就忍不住思索起来。

汉匈协议,他自是知道的。

匈奴对汉赔款,按月拨付本息,还要拿黄金珍宝奴婢换汉之兵甲器械。

汉商、汉人、汉吏在西域更不受匈奴及当地王法律管辖,即使犯罪,亦不得自行审判,需要交由汉官吏审讯、判决。

以上这些明面上的线索串在一起,加上他所知所闻的一些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