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乱始(下)

公子的回信,来得很快。

确切地说,那并非公子的回信,而是他直接派出使者到上谷郡来,确认我是否安好,并随身带来了他给我写的信。

我心底不禁欣喜又自豪。

欣喜的是,他心中挂念着我,就像我挂念着他一样。自豪的是,他只对我这样。

使者拜见秦王的时候,当着秦王的面,将公子的信收下。

秦王神色平静,全无波澜。

那使者是公子身边的一个侍卫,叫洪昉,是近年才跟了公子的新随从,对我并不熟悉。不过我认得他,先前我以阿生的身份待在公子身边时,跟他混得挺熟。

待得独处时,我向他问起公子的近况。

洪昉笑笑,道:“都督甚好,只是每日都甚为忙碌。”

我问:“忙碌何事?”

“自是所有事。”洪昉道,“鲜卑人撤去之后,都督即接管了凉州军政之事,全力整肃。”

“军政之事?”我道,“都督管的是外军,凉州政务乃是刺史管辖。”

“话是如此,不过现在凉州已经没了刺史。”洪昉道。

我讶然:“哦?”

“武威之围解除后,郑刺史回了凉州,才入城门就被都督羁押起来。都督历数郑刺史临阵脱逃,贪赃枉法等罪状,奏报朝廷,请朝廷正法。”

“而后呢?”

“不知,我离开之时,奏报应当还未传到。”

我了然。

心里想,这奏报,不出意料会被驳回。郑佗是周氏的姻亲,公子要给他问罪,周氏不会愿意。公子行事终究太直,如果我在,全然可以处置得更圆满一点。比如,在郑佗回到武威之前将他杀了,然后哭天喊地地给朝廷发报,控诉鲜卑人伤天害理天打雷劈……

不过如今小皇帝没了,周氏不足为虑。

我给洪昉倒一杯茶,道:“都督整肃军政,有何举措?”

“都督不等朝廷治罪,便派人将郑刺史及其同党的府邸都抄了。”洪昉喝了茶,擦擦嘴,目光兴奋,“郑刺史从前干过不少坏事,就连武威当地大户也被他勒索了不少,此举一出,民人无不拍手称快。那些抄来的财物,都充作了军费,都督还以共犯同罪之名,逼当地豪强吐出了不少从兵户手中侵吞的田地。”

“哦?”听得这话,我不禁皱眉。

他做的这些事,确可大快人心,但行事太强硬,亦非稳妥。

比如豪强。在河西,豪强的势力之大,乃可对抗官府。公子对付郑佗,得罪的是周氏,不过远在千里之外,他们就算忌恨也一时鞭长莫及。而得罪了武威本地的豪强,却恐怕会惹麻烦。

“都督行事时,无人劝谏么?”我问,“那些豪强不曾反抗?”

“劝谏之人是有,不过都督行事一向雷厉风行,若不能说出更好的道理,他便不会犹豫。”洪昉道,“那些豪强也有反抗的。我出发前两日,就有人在都督去兵营的路上埋伏,意图刺杀都督。”

我一惊:“而后呢?”

“而后,那背后主使之人被都督查出来,正是一家豪强。当日夜里,那家人住的邬堡就被贼人所破,全家被杀了个精光。”

我愣住。

“是都督做的?”我有些不敢相信。

“倒也不是。”洪昉说,“你走之后不久,都督身边就来了个凶神一般的人,名叫黄玄,众人称他为黄先生。此人身长八尺,颇是魁梧,手段亦是了得。都督被偷袭之后,黄先生说此事交由他处置,第二日,便出了此事。”说罢,洪昉笑笑,“虽然都督将黄先生训斥了一顿,但此事之后,我等都甚是服他。都督是个君子,就是手段过于讲究了些,黄先生说乱世须用重典,这话乃是确实。”

我越听越好奇,心里念着黄玄的名字,忽而灵光乍现,被自己的想法惊了一下。

“那黄玄,可有络腮胡子?多大年纪?”我问。

“胡子倒是没有。每日剃得干干净净,若非他说话声洪亮十足,还有人疑心他是个内官。”洪昉道,“至于年纪么,四五十岁年纪,头发有些许白了。”

我心中已是明了。又与洪昉寒暄一番之后,我将他送走,迫不及待地将公子的心拆开。

他显然比我忙碌,信纸不如我写的多,但也有十几页。

方才洪昉对我说的那些举措,这信中皆详细提到。

公子告诉我,凉州军政,已是千疮百孔,不可拖延。故而他决定不理会雒阳,先行动手,只要不伤及郑佗人命,便不必对周氏有太多顾虑。

至于那黄玄,他在信中也提到了,但许是怕这信落入他人之手,没有指名道姓。他只告诉我,黄玄就是我在邺城重遇的故人。

有了这话,已经不须在验证。

本以为黄遨会在逃逸之后,继续回冀州做他的匪首,不料竟是去了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