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白茅根止血良药

白茅根又名茅根、甜草根、丝茅草根,是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本草图经》记载:“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本草纲目》认为,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可“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实乃“良物”。白茅根味甘、性寒,可入肺经、胃经和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因血热妄行而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等症。

白茅根是民间常用的止血药。治疗跌打损伤出血,以白茅根60克、马兰根30克、白糖15克,煎水调服,有很好的疗效。同时,白茅根也是解酒的良药。与甘蔗同服,还能解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茅根富含钾盐、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芦竹素及白茅素等,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麻疹、肺结核、痔疮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现代临床报道,单独应用白茅根治疗急性肾炎和急性传染性肝炎有很好的效果,对高血压病人也十分有益。

白茅根清热而不苦燥,和胃而无呆滞,能上清肺胃伏火,下泄膀胱积热,又因味道甘甜,常被作为煲汤药性之物,像广东人喜喝的茅根竹蔗水、红萝卜茅根汤等消暑饮料。广州及珠三角一带民间秋日常饮的家庭靓汤——霸王花煲猪肺,也是以白茅根配伍南、北杏,增加了汤水清热润肺、祛痰理气的功效。以白茅根单味煎汤作饮料,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

白茅根鲜用的效果更佳。《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白茅根“必用鲜者,其效方著”。并且认为白茅根在春前秋后其味最为甘甜,而生苗茂盛时,味道虽然偏淡,但其药用效果仍然优于干品。

治方举例

1.治麻疹:绿豆30克,鲜茅根50克,金银花50克,水煎,1日2次,连服3天。

2.治肾炎:白茅根100克,水300克,上笼蒸,蒸出的汤汁分2次服,连服1个月方可见效。

3.治急慢性肾炎:鲜白茅根30~60克,赤小豆100克,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

4.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茅根15克,老丝瓜9克,旱莲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5日。

5.治酒精中毒:白茅根30克,葛根15克,水煎频服。

6.治刀伤出血:白茅根炒焦,研为细末撒布患处,即可止血。

7.治黄疸:白茅根、金钱草各30克,马鞭草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8.治急性支气管炎:枇杷叶(去毛)、淡竹叶、白茅根各6克,水煎服,每日2次。

9.治风热感冒:白茅根50克,葱白3根,败酱草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10.治热病出血:白茅根、小蓟、藕节各30克,水煎服。

食用注意

1.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凡出血因虚寒所致者、素体阳虚寒盛者均不宜服用。

家用美食谱

茅根荠菜茶

用料:白茅根50克(鲜品300克)、荠菜花15克、芡实20克。

制作:将白茅根切细,芡实杵成粗末,和荠菜花,放入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


此茶清热止血,固肾涩精。适用于乳糜血尿,症见小便混浊或夹凝块,上有浮油,带血色,或夹有血丝血块,或尿道涩热感者。


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具、陈皮5克。

制作: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段。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起煲,小火煲2小时即可。


此汤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


竹蔗茅根水

用料:竹蔗900克、茅根(干、鲜皆可)50克、马蹄10颗、胡萝卜300克、糖冬瓜75克,清水2000毫升。

制作:(1)将所有材料洗净(糖冬瓜除外);竹蔗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每段再分切成4条;马蹄去皮和头尾;胡萝卜切片。(2)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5小时,即可饮用。


此汤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清肝和胃,尤其利于祛除积聚体内的麻疹热毒,对荨麻疹和麻疹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白茅根粥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粳米200克。

制作:将白茅根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捞去药渣。加入淘净的粳米,继续煮成粥。1日内分顿食用。


此粥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