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真能防癌吗

小时候在四川常常跟着爷爷和爸爸泡茶馆。在美国,喝茶近20年也慢慢流行起来,因为相对咖啡,茶含有相似量的咖啡因,但是喝茶对身体更好,因为茶有保健功能,富含抗氧化的成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抗氧化”成了家喻户晓的词,尤其是各类保健品们,都愿意给自己带上“抗氧化”的标签。从简单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到名字更高级的“灵芝孢子粉”、“葡萄籽油”、“虾青素”,无一不是以“抗氧化”作为主要卖点。抗氧化保健品号称能预防衰老、预防癌症、预防糖尿病、预防老年痴呆、增加怀孕几率、改善皮肤、改善睡眠和减肥,听起来很是神奇!

商家宣传抗氧化保健品和健康关系时候的主要观点:①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摧残,会产生氧化自由基,破坏DNA,导致坏细胞出现;②坏细胞是导致衰老和癌症的根本原因;③抗氧化保健品能阻止氧化自由基的形成,从而预防衰老或者癌症。

这里面的“①”是有科学依据的,“②”单独看也是基本科学的,“③”则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和“洗脑广告”。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伪科学,一定要包含一定的真科学成分,这样混杂在一起,大众才会无从分辨。抗氧化保健品从整体来说无疑是个携带优秀基因的“伪科学”。

氧化自由基确实能破坏DNA,但它破坏能力有限,产生的坏细胞有限,而且绝大多数(>99.99%)被自由基破坏的细胞都会很快被我们的免疫系统自动清除,根本轮不到它们来引起衰老或者癌症。真正导致衰老和癌症的,是系统性的变化。退一步讲,即使有个别被自由基破坏的细胞活下来了,靠外源吃抗氧化剂来清除这种细胞或者预防这种细胞的产生是不可能的,这个需要的是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内部的抗氧化剂,吃是吃不进去的。抗氧化保健品的一切好处都发生在群众的想象之中。

抗氧化保健品的流行并不起源于中国,而是在科技发达的美国。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作为普通保健品,刚开始在美国并不怎么流行。唤起群众想象,把抗氧化保健品真正推向广大消费者的,不是医生或者商人,而是一些有社会号召力的名人,比如鲍林同学。

鲍林(Linus Pauling)是美国最有名的化学家之一,在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上有相当伟大的贡献。他先在1954年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又在1962年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得过两个不同的诺贝尔奖的人之一,另一个是居里夫人。但我个人觉得诺贝尔和平奖就是一个笑话,完全是政治奖,到处打仗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居然也拿了和平奖,大家就都懂了。也许是鲍林拿完两个奖还不够,想拿第三个医学诺贝尔奖,成为宇宙第一人。所谓不想当好医生的和平使者不是好化学家,鲍林在后半生开始拼命推崇用维生素C来治病,开始是治感冒,后来发展到治癌症。他还利用他的名声,和很多医生合作,像模像样地设计临床实验来证明癌症患者吃维生素C能延长寿命,发了好多论文,加上媒体的宣传,一下子抗氧化剂成了神药,大家趋之若鹜。结果很快就有严谨的科学家发现鲍林的临床实验设计有一个严重问题:他区分吃维生素C和不吃维生素C两个组癌症患者的时候没有平等,吃维生素C的一组患者本来症状就比不吃的轻很多,因此即使不吃任何东西,这一组患者也理应活得更久。后来美国梅奥医院等大医院做了更大规模的实验,发现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和别的疾病完全无效。但群众对名人的信任是无限的,无论这个名人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一个想当好医生的化学家加和平使者成功地给群众上了一堂“伪科普课”。同时,嗅觉敏锐的商家一看机会来了,迅速加入洗脑队伍,同时推出各种抗氧化产品,大做广告,抗氧化保健品的“伪科学”就此席卷美国社会,后来蔓延到世界各地。

戴·比尔斯(De Beers)公司1947年的一个广告:“A Diamond is Forever(钻石恒久远)”,被评为20世纪最佳广告,因为这一个广告彻底改变了钻石的地位,把钻石从普通透明矿物,变成了最高级的珠宝和身份的象征。钻石戒指此后成了订婚戒指的唯一选择。事实上,在这之前很少有人在戒指上带钻石,订婚戒指上一般是红宝石、蓝宝石之类。到了现在,没人会再去追究为什么钻石那么贵,为什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情人节的玫瑰花和巧克力、万圣节的变装服饰和糖果、圣诞节的礼物和家内外装饰,无一不是商家和广告商的炒作和推波助澜,成功在很短时间内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消费习惯。抗氧化营养品推广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广告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