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雷光在云层中翻涌,世界犹如末日到来,郑余生越过重重停泊的船只,离开那短暂的庇护他人生的港湾,码头上,则是隐藏于黑暗中的敌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他内心响起的唯一记忆,却是许多年前的母亲,温柔的声音。

“余生,你看这片海,到了傍晚时,太阳落下去,海面上都是金光,是不是很漂亮?只是等到晚上,就会变得漆黑一片,可是啊……”

“…… 偶尔海面上也有星光,古时候的人没有罗盘,只有六分仪,靠星星所在的位置,辨认航行的方向,平安抵达对岸……”

“月亮会有阴晴圆缺,星辰的光,却亘古不移,哪怕偶尔会有狂风与暴雨,但乌云散去之后,你会发现,星辰永在……”

“星辰永在……”

“抓住他!”

“出现了——!”

郑余生从一艘船跃上另一艘船,敌人马上就发现了他,包围圈飞快收拢,朝着他逼近,雨渐渐地停了,船只的声响在静夜中显得尤其突兀,海水涨落,温柔地涌来,犹如一瞬间重进他脑海中的记忆。

还记得在橘园时,用一幅画来形容每个人的童年,赵星卓也许是《睡莲》。

自己呢?蒙克的《呐喊》?或者蒙德里安的格子,或是梵高那缺了耳朵的自画像?

从母亲被枪杀的那个夜晚后,郑余生对世界的认知就是破碎的。 自打有记忆开始,他的整个世界来自于母亲也即他的第一抚养人——她在所有时候陪伴着他,并引导着他认识复杂的世界,父亲则几乎不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把他视作一只宠物或是一只玩具……

“你离家出走了。”不久后,郑裕朝儿子说:“扔下了你,咱俩相依为命。”

郑余生注视着父亲,欲言又止,似乎想问他点什么,却无从出口。

“…… 千万不要说,少爷,对谁都别说……”梅芳颤抖的声音始终在他耳畔回响。

很长一段时间里,郑余生的真实人格就像被关在了黑暗的小房间内,他甚至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时候走出来的,抑或从未真正地走出来过。

梅芳取代了母亲的位置,开始照料他,郑裕召见儿子的时间则变多了,但郑余生为了保护自己,活成了另一个模样,冷漠,沉默,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仿佛都与他无关。

他的童年记忆十分乏善可陈,数名家庭教师轮流前来教他识字、数学与陪伴他做体育活动,每天上完课后他朝父亲汇报自己的进度,接着便可以回到房内,独自看一会电视,并摆弄扔在地上的玩具。

那些玩具的存在,只因郑裕认为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一些玩具。 郑余生试着把来自母亲的安抚转移到一些毛绒物品上,但无一例外的是,每当他抱着某件玩具睡觉,第二天,那件安抚物就会被取走。

男生喜欢抱玩偶睡觉,像什么样子?简直是个娘炮!这是郑裕的逻辑。

其后发展到无论郑余生对什么东西产生兴趣,只要郑裕认为不合理,那件东西就会消失。 他曾经很喜欢某个会折纸哄他的女佣,很快那女佣就被调走了——这所大宅里的面孔经常变化,唯一留下来的就是同样不苟言笑的梅芳。

渐渐的,他在这种压抑与孤寂之中,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父亲正值事业上升期,有那么一段时间仿佛忘记了他。 郑余生便沉默地去念书,五岁时开始养成的习惯,让他不敢与同学建立关系,生怕新交到的朋友们过不了多久,就会像他的玩具一般凭空消失。

在他的身旁,所有存在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将归于虚无,活物则都很容易突然死去,正如他的母亲。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郑裕惊叹于以自己一个大老粗的基因,居然生出了如此了得的孩子。 他不停地考校儿子的功课,作为奖励,每个月会带他到小弟们的聚集地去,让他体验被帮派中人膜拜,感受那服从的惬意。

父亲也不停地朝他灌输着母亲的自私自利与疯狂,曾有一段时间,郑余生差点就被他洗脑成功并痛恨抛下他们父子俩的,郑裕口中的“那个女人”。

那是他们父子俩的“蜜月期”,郑余生在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之下,朝父亲表现出了臣服,并期望得到他的认可与鼓励,郑裕也对自己培养出了这样的儿子而十分得意。 他天真地以为,父亲对他的管束随着儿子的年龄增长而逐渐放松,他们也慢慢地互相理解了。

郑余生开始尝试过正常小孩的生活。

直到五年级的某一天,郑余生在放学之后,在同桌的再三邀约之下,与班上同学一起出去吃了一顿饭,为班上的女生庆祝生日,回来晚了,恰好那天郑裕过来检查,于是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愤怒。

梅芳的恐惧无以复加,但她始终将郑余生挡在自己身后,颤抖着朝郑裕认罪,郑裕则漫不经心地玩着一把枪,这让郑余生阴暗的回忆再次袭来。 当然,郑裕释放怒火的目的仅仅是威慑,却让郑余生明白到,这个家里始终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