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抢救庭渊

来这个世界久了,庭渊越发地怀念自己从前的世界。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

总是对这一天抱有期待,希望这一天能够快一些来临。

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除了安静,还有夜晚不被云层遮挡的天空,并没有什么好的地方。

京州的官员自顾不暇,谁还有空管下面州地的事情。

这批官员拿到了,州衙这批官员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现在就差等证据补齐。

为了掩人耳目,伯景郁将这批官员半数打发去了吉州大坝,让他们亲眼去看看大坝那头的情况。

余下的半数被他塞进了衙门,顶替了衙门里被抓的官员。

州衙的人反应再慢,也有所察觉了。

只是伯景郁给的理由很合理,又没把话挑明,他们就是察觉了什么,也什么都做不了。

证词该拿到的都拿到了,只差吉州那边清理出来的数量和庭渊手里的数量做核对。

余下的就差哥舒琎尧在京城能不能再查出点什么,即便京城那边查不到别的,他们手里的证据也足够将州衙的官员治罪。

日子一天天地往后推移。齐天王竟然牵着一个男人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众人纷纷弯腰和伯景郁行礼。

“臣等参见齐天王殿下。”

伯景郁只是淡淡瞥了一眼,说:“免礼。”

待一众官员起身后,伯景郁说道:“将近三年的盐税账册拿给本王查看。”

一部分人慌了神,另一部分则是十分迷茫。

慌神的那部分人没想到最终还是暴露了,迷茫的人则不知道发什么,怎么好端端就跑到衙门来查盐税。

朝廷的盐税收入与其他收入略有不同。

官盐由盐商承包,赚来的银子三成归盐商,七成归朝廷。

因此一年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陈余部共计八百多万人。

按照每人每年用盐量一斤半左右,一斤盐要卖到三百文,盐税分成后的收入该是二百万两银子。

伯景郁要看盐税的账目,自然没有人敢偷藏。

很快近三年的账目就出现在他的手中。

伯景郁从头看到尾,一年到头总得交上来的盐税不足百万两银子。

比他估算的要少一半。

这明显是不正常的。

账目上却又是很清晰明了地,他只能怀疑是假账。

可此时也不知道背后牵扯的人究竟有多少。

伯景郁只好将账目全都收起来,打算另寻方法。

走出衙门,上了马车后,庭渊问:“你怎么不往下查。”

伯景郁将账本拿给庭渊看。

庭渊接过翻看,也没看出有什么异常。

伯景郁说:“查是要查的,可是也要有方法,这些官员不见真章自然是不会主动坦白。”

“那你有什么打算?”

伯景郁:“我会让惊风他们去安排,找人去盐商的铺子盯梢,看看他们一天到晚能够卖多少盐,再核查他们的账目,看看存不存在阴阳账目,从中中饱私囊,若是能从盐商下手一路往上查,我相信也不难查出来。”

庭渊叹了一声。

伯景郁有些不解:“这不是有办法吗?你怎么还唉声叹气。”

庭渊解释道:“我是替宋诗文难过,我们调查起来如此容易的事情,只怕他查起来困难重重,而他也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为官之地,即便是想要将自己发现的事情上报,消息也根本传不到朝廷的手里。”

伯景郁道:“有些权力不能下放,如果官员可以随便离开自己的为官之地,那么有心叛乱者便能够一路畅通无阻。”

“我倒也不是想要你解开这个限制,我只是感叹。”

闻人政也是难以将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传递出来。

“我的意思是,如果能够有一个渠道可以帮助官员将他们所得罪的信息传递出去,或许他们就不会死。”

伯景郁明白了庭渊的意思,“这件事情我会考虑啊,让他们想想办法。”

当官场上下混浊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偶尔清醒的官员,便是异类,他道:“终究还是要想办法让官场清明,否则就凭他们欺上瞒下只手遮天,消息想往外传,很难。”

庭渊嗯了一声,对此他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毕竟这里传递消息依旧靠的是人和信。

盐的问题交给惊风等人安排,为了避免个体差异,他们监视了望洋城内十八家盐铺,从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一整天的时间里购买了多少盐,共计多少钱。

等到晚上关门,账房先生算完账以后,他们再将账本偷出来进行核对。

最终得出的结论相同。

全城十八家盐铺都一样,存在阴阳账目。

有些店铺少记账三分之一,有的则直接少记一半在账目上。

伯景郁得知这个消息,心中早已有了猜测,并不生气,只是一说:“让人将盐铺全都控制起来,找到他们背后的盐商,再将他们全都带到官驿来,本王要和他们好好地聊一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