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曲动京城(第2/2页)

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分不清,自己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想要问却也没人能回答,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到头来终究不过是一段过往,宛如一首平常的歌。

而最终,相伴人间的,也还是是万家灯火。

……

真的是一首很能打动人的歌曲,无论是写词的还是作曲的,都很认真地琢磨着每一句词句,每一个谱子。

没有华丽的辞藻,就仿佛是平平常常的话,在人的耳边,轻轻诉说着一段过去的故事。

这故事里有所有人的影子,也有所有人的生活。

以至于一曲结束,燕长青接着就再来了一遍,又一遍……

每个人都有渴望,也都有回忆,而最终,我们带着渴望,带着回忆,继续走向未来的生活。

一口气演奏了三遍,燕长青觉得很满意。

他抬头望了望楼下,似乎人更多了些。

不过这次没再堵路,大家都安静地站在路边听着,有的人听着听着,似乎就笑了,接着又哭了,然后再笑……

人生不就是如此嘛,有哭,也有笑。

音乐结束了好一阵儿,人们这次没有吵闹,没有再喊着来一首,开始逐渐散去了。

……

下午的时候,燕长青就不再练二胡了,他背上包,准备去故宫周围溜达溜达。

行走在种满了国槐的小街上,路上行人并不多,这时节的京城带着点清冷,是以后所体会不到的。

国槐长的并不高大,掉光了叶片的枝桠显得乱七八糟,安静地在路边守望着。

路边大部分的四合院都是紧闭着门的,有些门外都没经过很好的修缮,岁月留下的痕迹还留在上面。

走着走着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就看到了后海。

水面上的冰看起来挺厚实的,不过路边有带着红袖章的人在虎视眈眈地看着,看到有人想试图上去试试滑冰的感觉,立刻就会过去阻止。

冬日的阳光在这并不怎么温暖,但是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还有些老年人兴致勃勃地在水边锻炼着,摆个姿势,似乎在吞吐天地灵气。

但是燕长青很想上前告诉他,你这呼吸节奏都不对,没用的。

重生好几年,呼吸法虽然离升级还远,但是燕长青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自己是对的,那他们的和自己不一样,肯定是错的。

据说这周围是摇滚的集散地。

不过燕长青不大感兴趣,他一个打一辈子工的人,从小别人就告诉自己,他自己也一直坚信,唯有吃得了苦才能享福,所以根本没去过酒吧之类的场合放纵过自己。

幸好这句话终究没辜负自己,他坚持吃了大半辈子的苦,终于坚持到重生,开始能享福了!

果然大家都没有骗我。

……

古楼,王府,一栋栋满是历史的建筑……

在这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燕长青决定带着大家一起享福。

晚上找了个人挺多挺热闹的馆子,一起大吃了一顿。

吃饭的时候他觉得这片挺适合生活的,门口风景不错,附近又有可以遛弯的地儿,开馆子的也不少,吃个饭不用跑太远。

所以嘀咕道:“现在这片房子不贵吧?”

祝昌盛愣了一下:“谁会买这种老房子,想买也去买市区盖的高楼,那住着多得劲儿,开窗户就能看见半个城的风景。”

燕长青就乐了:“现在能看见半个城的高楼,过几年高楼多了,就只能看到旁边高楼的阴影了。”

祝昌盛一想:“也对,那得挑着个好地儿,附近不会盖高楼的。不过这里肯定不行,房子太老太破,刚听人说了,还算是文物,不能随便改建的。”

燕长青点点头,没再多说,也就是想想,这个不急。

主要也不经常来住,只是打算随便买个落脚的地儿,不然每次都要住宾馆也不方便,免得拉个二胡都堵路,影响多不好。

……

影响好不好不知道,但是还真不小。

因为当天的京城晚报,和几家小报,都刊登了这件事儿。

有位来参加春晚演出的二胡乐器大师,在居住的宾馆三楼窗口练曲儿,结果被路人听到了,路人忍不住就站在街道边听了起来。

没想到听的路人太多,还有人呼朋引伴的跑来听,最后街道居然被堵了小半天,还引来了交警疏散交通。

而且大家在恢复交通后,还不肯散去,于是那位大师不得不在窗口,又一连演奏了三遍《渴望》,人们才逐渐散去。

甚至记者都遗憾地表示,当时听得实在太入神了,结束之后也跟着大家散去,居然都忘了本职工作,没想到上楼去采访一下那位二胡大师。

这年头的新闻也不讲究,直接把地址照片都刊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