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风筝 乡长下乡(第2/2页)

杨盛世没心思喝茶,端着掉瓷的茶杯尝了一口,开口说道:“我听说你们的分货地点设在县城,在那里你还要租场地,为什么不设在咱们镇上呢?镇上的房子便宜,你要愿意的话……”

“不用出租场地的。”燕长青解释。“那房子我买下来的,连旁边的两个小院一起买的,打通成一个大院子,不用掏租金了。”

原本那房子就没人住,棉花厂用的时候用一用,有人想买房主特乐意。包括旁边的房子,那些房子本来就不是老宅,有棉花厂后才有的房子,房主卖房一点不心疼,一个个喜滋滋地数钱走人,特利索。

“……”杨盛世的思路顿时被打断了,想了一下,才继续说道。“那毕竟在县城,也不是太方便不是?如果你把地方放到镇上,那不就方便多了。到时候不但你们几个村的人可以拿货,乡里其他的人也能去,拿货的人多了,你不是更赚钱?”

“要想赚钱我就直接把货拉大城市里,直接批发出去,比这个省事多了。”燕长青再解释。“从南方城市拉货回来,货物都是畅销的,我就是想让村里有钱给我交电费。”

“……”杨盛世无语片刻,这孩子,说话怎么就这么让人没法接呢!

不过提到电费,杨盛世给自己表功:“说起来电费问题,你这用的电线电表,可是归电业局管的。那边来反应过,我给压下去了。毕竟现在电力紧张,你们自己解决电力问题也是好事儿。”

好吧!

这大小也算个人情,虽然就算他不管,电业局也不会下来,毕竟估计他们都觉得这地儿是穷山恶水刁民多,打个小报告可以,让他们亲自来是绝对不会再来的。

燕长青给他解释:“其实你说的找更多人来拿货,我们早就考虑过。简单的很,成立个贸易公司,在电视台打个广告,再买上几辆大车,把货物运过来往县城一放,让所有人都去那里进货……”

杨盛世一听来了劲儿:“你姑父也是这么说的,那你到底为什么不弄呢?”

“我让我姑父弄了啊!”燕长青说道。“我想让他自己干,他非得说一起做生意的,不愿意单独干。”

“那你为什么不干?他说你说了,懒得折腾,我不信。”

“我还是个孩子啊,正在发育期,不能太劳累。再说我钱也挣差不多了,现在隔几天跑一趟,就当出去散心,毕竟一直待村里也没啥意思,多出去看看,记录一下时代变化啥的多有意思。”

你这说的是人话吗?

什么叫钱挣个差不多了?

还记录时代变化?

……

杨盛世先去找过陈有亮的,但是那家伙是个滑头,说生意主要是侄子做主,自己就是跑腿的。

那就只能再来大燕庄找燕长青,他这么下劲儿,目的也只有一个,让燕长青在镇上做生意。

房子地皮之类的他甚至都愿意白送,只要燕长青把生意做大,让更多人来拿货出去销售,而不是只盯着自家门口一亩三分田,只让这几个村儿的人拿货。

乡里没资源,发展靠什么?

如果镇上能形成一个批发市场,不但本地人拿货到处推销,甚至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来进货,那经济不就活了吗?

这一套他还是听南方的朋友们说的,说那里经济火热的很,有些小地方只要有一个市场干起来,周围的人富起来快得很。

可惜没想到居然有人有钱都不愿意去挣?

其实燕长青对这些也想过,但是做起来会很麻烦,很牵扯人的精力,而且管理各方面他其实也经验,如果市场里将来充斥假冒伪劣了怎么办?将来面临市场竞争又怎么办?

所以他支持陈有亮干,自己不想干——挣钱的路子又不是这一条,为啥要选这个最操心的?

换成别的人,知道合伙人要把挣钱的生意让给自己单独做,估计做梦都得笑醒。

但是燕长青一开始找姑父合作,就是因为知道姑父是靠谱的人啊,讲情义的很。

事实证明他一点没看错——陈有亮觉得可以搞贸易公司,但是燕长青必须继续分成,合伙的生意就是合伙的,除非是换别的生意。

否则宁愿继续保持现状,过几天去运上一次货。

于是事情就搁到这儿了,俩人继续慢悠悠运货,慢悠悠出货,然后各自回家歇着,一个骑摩托兜风,一个带熊孩子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