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3/6页)

她泪流不止,穿着蓝色手术服的医生有些疲惫地说:“患者家属,小患者已经平安出来了,术后需要观察和住院,我们把他的眼球摘除了,现在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请您放心。”

杨雪对医生感激道谢,在儿子的病床旁几乎是彻夜未眠,最后趴在他的床边睡了两个小时。

杨侑然出手术室后,几个小时就苏醒了,睁着一只眼睛,脸还肿胀着,也没有办法说话,他用那只仅剩的、乌黑明亮的眼睛,望着狼狈的杨雪。

杨雪痛哭流涕:“宝宝,然然,你醒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妈妈让医生叔叔过来看看。”

杨侑然并不说话,杨雪给他喂水,抱他去上厕所。

医生很快来查房了。

杨雪问:“医生,为什么我的孩子现在不说话了?”

医生说:“都是术后正常的反应,患者年纪小,观察几天再说。”

因为以前的杨侑然,也不大爱说话,杨雪起初虽然害怕,但以为是后遗症,悉心地在医院照料他,直到出院。

至于丈夫,被推出病房后,有医生告诉她丈夫瘫痪了。

她对此漠不关心,办完手续找了个护工,就没有管他了。

她背着杨侑然回家,为了照顾他,也暂时关了店门。车祸后的杨侑然不怎么说话,也不哭闹,很安静,喜欢吃饼干和舔手指。

儿子的行为习惯有些变化。以前爱哭闹,也会尖叫,因为陶广丰的施暴。

车祸后的杨侑然没有喊妈妈,他安静而乖巧,喜欢抓她的衣服,跟在她屁股后面,像个小尾巴,总不吭声。

是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才喊她的。

很长一段时间,小侑然都不知道自己和旁人有什么区别,他一只眼睛缠着白色绷带,妈妈带他去看医生,走访名医,最后花了几万块给他做了个义眼,那不是一笔小数目。

理发店有时候会来一些奇怪的大人和老人家,见东西就砸,骂一些很难听的话。

小侑然被保护在后面,偶尔会被误伤。

最后妈妈报警,赶走了他们。她拉下卷帘门,把他抱在怀里。

“然然,妈妈会保护好你,不会让你受伤的。”

有一天,小侑然就出声了,喊她了。喊“妈妈”。

他说:“我眼睛有点不舒服,我可以摘下来吗?”

义眼磨合得不好,他总是揉眼睛,揉了就会掉眼泪,有分泌物,眼睛也会发红,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炎。

妈妈说:“摘下来,不舒服就摘下来。”

所以他尝试在幼儿园里摘下来了。

所以他就没有朋友了。

园里要汇报演出,小侑然想自己好像会弹钢琴,就爬上了电子钢琴凳,可是他还没开始弹,手还没有摸到电子琴键,就被别的小朋友推下来了。

老师把他抱开了。

因为那要幼儿园里最好看和弹钢琴最棒的小朋友,才能坐在那里。而他只会吓到别人。

从三岁到十六岁,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被孤立走过来的。

杨侑然眼睛隐隐作痛。

梦醒过来时,他就徒手将义眼摘了下来,放在了床头。

他看了眼时间,是上午的十点半,他睡了十个小时。

杨侑然回忆整个梦的内容,他以往不太记得清楚前一晚的梦境,这次却很清楚。

他接受陈方如的培养,钢琴家叔叔的熏陶,那个很讨厌练琴的邻居小哥哥喜欢揪他的脸,说他脸软软的,真可爱啊,要不长大后嫁给他吧。

小侑然从琴凳上跳下来,说:“你弄错了,我是男生。”

画面一转。

陈方如在花园里做瑜伽,开着免提打电话,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在练琴的儿子。

“方如,我刚从老家带了点东西回来,明天来你家一趟,正好看看宝宝。宝宝在哪?”陈方舟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

“宝宝在练琴。”陈方如做着优美的拉伸姿势,“下周末他要弹奏肖邦给阿姨们听。”

陈方舟说:“怎么老是练琴练琴,还弹奏给别人听,小孩子不是你炫耀的工具。他才三岁,你要给他喘息的空间啊!”

陈方如不高兴道:“他也很喜欢练琴啊,不信你问宝宝开不开心?而且哪里没有给他空间了,上午才游泳了呢。”

他们全家都是名校生,也就杨利鸣差点,是港校毕业的。

所以从小孩刚出生,陈方如就给他规划好了名流路线,起初,杨侑然按部就班,照着她的步伐在学习,在进步。

让她很满意,她看见了曙光。

也就是陈教授带着特产过来那天,偷偷说要带杨侑然出去玩,还不告诉陈方如那天。

她规划好的路线,遇到了急转而下的岔路。

车祸后的小孩变了。

变笨了,变得什么都不会,他不会钢琴不会骑马不会游泳,也不会叫妈妈。

陈方如也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