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南征百越三路大军,仙使为一路主将!(←_←)(第3/4页)

“陛下放心!分内之事,谈何劳烦!”

虽然利好大秦,但任务确实是发给他的,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确实是他的分内之事!

久未发言的扶苏,起身开口:“臣请追随仙使前往,料理杂事,辅助仙使。”

周邈只能做名义上的一班‘工头’,真要他去料理数万役夫应役途中的吃住等琐事?

直接两手一摊,整个抓瞎!

而除因济水桥魇咒案失职,闭门思过的一段时间,扶苏每次都负担了一班役夫的监工之责。

堂堂大秦长公子,成了干苦力的‘工头’。

但扶苏无论身份、性情、经验,都确实是最合适的‘事实工头’人选。

“可是,王阿姊有孕在身。”周邈心中默算时间,大概得有四个月了。

“虽说已经坐稳胎,但孕晚期的艰难,生产时的难关,可都不容易!”

对于周邈对孕妇的郑重与呵护,大秦君臣其实不太能理解。

但尊重这种差异。

扶苏道:“确实,你王阿姊已经不再呕吐,神色焕发,已恢复健康之态。”

“至于之后的艰难……”

“我会亲去请她阿母前来陪伴,届时又有医官看护,隶臣妾照顾。若有难事,还有陛下在,也能放心。”

那确实,有始皇陛下在,什么牛鬼蛇神都只能现原形、死翘翘!

虽说丈夫的陪伴到底不同,可有亲阿母在身旁,勉强也能聊以宽慰。

嬴政:“可。”

王氏肚中的,也是大秦的第三代后裔,他自会重视。

扶苏随从的事,就此定下。

周邈也住口了。

接下来又定下了另外两个工头人选。

冯去疾、冯毋择,同样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头’了。

而本次任务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混合了南征百越之战。

……

不过所幸,南征百越的准备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今年大朝贺廷议时,更是摆到了明面上。

只要任命了主将,即日直接发兵,也全无问题。

“臣建言,兵分三路,无论是随工程进度,顺便护卫役夫,稳打稳扎;

或是在前为施工队肃清障碍,夺得征战胜利。皆能游刃有余。”

王贲的这个建言简单又直接,远说不上精妙,但实用。

“至于闽中郡已经归降,甚至东越君长及众贵族,不日就将抵达咸阳受封并定居。

则这一支兵力,可大幅削减,只需确保足以扫清沿途山野贼匪即可。”

而剩余两支兵力,之前做先锋的彭越,已经打到湘水源头。

且已经建制零陵县,山野越人已有数万陆续下山聚居。

再就只需在灵渠开凿完成后,渡到离水,顺流而下,与周邈所在一

班会合。

——百步路程,已经走完五十步。

因此,南征百越,竟然已经很轻松了。

也就没什么需要激烈争论商议的必要。

嬴政直接道:“杨汉水-虎夷山道-闽江一路,令庐江郡尉率兵三千,护卫施工队。”

“湘水-湘桂走廊-离水一路,彭越既已建功,自证其能力,便升为主将,李由为副将,增兵三千,共八千楼船士南征。”

李由论才干不在顶尖武将之列,然而他有一个左丞相父亲。

又胜在忠于大秦,先前率兵前往淮阴接韩信母子,及之后的办事之中,也证明其稳妥、厚道。

彭越为主将,李由做副将,不会生事争功,有误战局。

但也能对彭越有所警示、牵制,其中的度,李斯自会指点他的长子。

李斯:“臣先代长子由,谢陛下信重!”

嬴政颔首,不曾多言,继续道:“至于最南端的瓯越一路,便任仙使为主将。”

周邈猛地抬头!

啊???

但还不等反应,就又听到:“韩信、项籍为副将,张良为军中监御史,主粮草后勤等军中事务。”

嗯?

周邈支棱:他又可以了!

有兵仙崽、少年霸王、谋圣,他这个主将也就是担个名!

征战有韩信和项籍,军中事务有张良,他只需当好一个吉祥物!

项籍和张良不在场,韩信独自相信领命:“臣领命,必不负陛下信重。”

虽是副将之一,但能任命他一个十三少龄者为副将,焉能不是信重?

嬴政照样颔首,未曾说一番慷慨激昂的华丽辞藻。

如此,便把三个施工队的监工人选,南征百越的三路主副将人选酌定。

今日最重要的也就是这两件事,后续有关任务的部署,就是熟能生巧了。

值得一提的,大概也就是:“……因为役夫及役妇应役结束后,直接定居百越。那么工装粮布所有补贴,便只需发放当月食用所需。

积攒下来的,在最后一月一次性发放即可。”

虽然不会都定居在任务完成时的地方,但也分布在水陆交通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