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上京风云(十八)(第2/2页)

黄嵩那个小子奸诈得很,知道这事儿不可能简单了解,早早跟干爷爷哭诉,一五一十都讲清楚,爷孙俩很快就敲定了方案,提前在皇帝那边打了预防针,将锅甩给了方胖子。

之前说过,相较于已经养大胃口的外戚,皇帝内心更加喜欢宦官。

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件小事儿,两个小辈闹矛盾,这不正常么?

黄常侍刚打完预防针,方大将军就进宫告状,这般举止令他极为不爽。

揣摩圣意方面,方大将军如何能和御前伺候的黄覃相比?

最后,方家父子闹了个灰头土脸。

黄嵩这边取得了阶段性的小胜利,他的小伙伴风珏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风瑾不会大吵大闹,也不会劈头盖脸一顿骂,但他会冷冰冰盯着人,实施精神压迫。

在这般冷暴力之下,风珏渐渐坐不住了。

“黄嵩有什么好的?”烹好的热茶都凉了,风瑾才缓缓开口,“你我皆知,九州五国安稳不了多少年。不知何时便会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但你告诉为兄,这黄嵩有什么资本角逐?”

更加重要的是,黄嵩有什么资本让风珏投以青眼?

弟啊,你自己单干都比投资黄嵩有前途。

说人脉,黄嵩干爷爷是个宦官,朝野树敌远比朋友多。

说钱财,黄覃卖官鬻爵倒是赚了不少,不然也没办法出大价钱给黄嵩买官,但风氏缺钱?

说官位,黄嵩是上京都巡,这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叫着好听,职责类似城管,只管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说封地?

这个问题更加不用考虑。

风珏本想搪塞,但风瑾可不会轻易放过他。

无奈,风珏只能说,“气度、胸襟以及识人、用人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