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吞星巨构(第2/2页)

所以采集者采用了与前一个圆盘结构相同的扣环式设计思路,通过扣环长条引力环,让圆面垂直方向结构强度得到保障。

这个圆盘结构往后延伸一段距离,存在着一圈环状管道结构,通过将负物质注入到这个环状管道结构内,可以让这个部件实现超光速。

这个圆盘部件的体积虽然大,但综合质量却不如前一个圆盘,因此,根据质量来平衡负质量的公式,超光速所需要的负物质量并不多。

由于引力环需求的稀少,后一个圆盘的建造时间要比前一个快上很多。

筹备好两个最为重要的部件后,采集者们开始了对吞星巨构的组合。

组合并不复杂,安排两个吞星巨构的圆盘部件,圆面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彼此保持两千五百万公里左右的距离,通过激光校对,减小误差。

然后在再两个圆盘部件的长条引力环延伸出来的部分,两端分别扣环上一个小型引力环,而后,再通过扣环小型引力环的方式,利用长条引力环将两个圆盘连接成一个整体。

没错,外观结构与锁链有些相似,只不过锁链是通过电磁分子材料来实现的扣环连接,而巨构部件是通过引力环来实现扣环连接,把小尺度的结构放大到了更大尺度上。

甚至,利用引力环一环扣一环还可以纠结成一串跨恒星的锁链。

当然,考虑到引力环本身的引力问题,这样的锁链两端连接的物体,质量必须要大于引力环锁链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