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这怎么可能(第2/2页)

然后采集者们就锁定目标,一口气湮灭自己正前方的反物质护盾,伴随着巨大的压力,超高能级的伽马射线犹如长矛般迸射,数以万计的采集者同一时刻释放,形成一道伽马射线光幕,朝着虫族碾压而来。

结果就是虫族的全灭,巨量伽马射线的攻势对它们来讲太恐怖了。

“虽然这座恒星系统内的虫族都被我们给消灭,但还不能够放松警惕,在涟漪巨构建成以前,虫族随时都可以通过灵域跨恒星进入到这座恒星系统内。”

基于防止虫族反扑的理由,采集者们决定优先制造涟漪巨构。

其实采集者们这次是谨慎过头了,虽然虫族在机动性上强于采集者,可以利用灵域实现跨恒星的瞬移,可它们开采的物质量很有限。

它们只能在宜居的类地行星上,才能开采资源,对于一个恒星系统里资源的大头——恒星。

则根本没有能力开采。

别说恒星,气态巨星、严寒星球、熔岩星球等等,这些行星虫族也完全没有能力开采物质资源。

说到底,一切都不过是物质构成,虫族可没有无中生有的技术,开采物质量的匮乏,直接影响到它们增殖利维坦生物群的数量。

所以,号称数量碾压一切的虫族,在数量上输给了采集者们。

然后是物质的利用性,一只虫族利维坦有着母舰级的体量,而跃进生物却不过是介于巡洋舰和驱逐舰之间的体量,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相同物质的开采量,虫族每生产一只利维坦,采集者这边就能生产好几只跃进生物出来。

而跃进生物的作战效能,除了无法瞬移外,并不输于利维坦,甚至在破坏力上还要强于对方。

诸如种种原因,为了夺回虫族支配的恒星系统,主宰只能收缩力量,将主力集中到某个局部的恒星战场,以整体的生产力来对抗采集者的局部生产力。

至于其他恒星系统,只能先放着不管,分散力量那更没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