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4页)

但马背上的人同样面容僵硬,毫无反应。

这行队伍中,唯有混迹在中间的两人与众不同,其中一人仰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山寨,那寨子倚山而建,从这里已能看到顺着山表层叠垒砌的房屋。

“确实是个大寨子啊,这么多人想来足够喂养出一只新的蛊母了。”这说话之人罩着和周围人差不多的袍服,在已经有些热起来的天气下,脖子上还缠了一圈厚重的围领,仰头之时隐约露出脖颈上密集的刺青。

刺青的线条最终汇聚于侧颈要穴之上,构成了一朵山茶花的图腾,这是南蛮其中一个部族的部落图腾,密布的刺青使他整个人都显得阴暗诡谲了起来。

他说完之后,身旁无人回应,便收回目光转头看过去,看到身旁人那不忍的表情时,嗤笑一声道:“你们大荣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对,道貌岸然。”

另一个人身后背着把剑,是一个玄门剑修,如今修道之人早已卷入这红尘乱世之中无法抽身,玄门亦分裂成了两派,一些玄门修士支持破旧立新,开创新朝,另一些修士仍想要扶持皇家血脉,重续大荣旧日辉煌。

楚应所在的师门与荣朝皇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门中师长曾任过荣朝国师,自然是站在大荣这一方的。

但在这种外患未平,内部割裂,荣室皇族早已失去民心的情况下,想要重新扶起旧朝实在难之又难。

归顺旧朝的玄门曾试图寻求些别的办法,比如去往北境密阴山下,寻求那位鬼仙的帮助,但是并未成功。

如今局势堪忧,只能用些非常之法,这个非常之法,就是铤而走险地动用了南疆曾用来践踏大荣的蛊虫。

当初玄门深入南疆,绞杀活尸蛊蛊母时,亦俘虏了操控蛊母的南疆祭司,用重重法阵将他锁在地牢里,不久前,师门将他放了出来,不知用了何种方法将他收为己用。

楚应虽不理解师长的做法,却也不得不听令行事,他没有说话,听身旁那被俘虏的南疆祭司喋喋不休道:“这群山匪不愿归顺荣军,那就是反荣的乱臣贼子,把他们拿来喂蛊母不是再好不过吗?有什么好犹豫的,一只蛊母能产三万子蛊,把这些子蛊投入夹城战场上,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解了夹城之危。”

三万子蛊,便意味着己方能增加三万兵力,而对方将损失三万兵力。

“你知道我们最开始是怎么养出第一只蛊母的吗?”祭司说着,嘴角勾出一缕回忆往昔的笑来,“族里那些年老体弱,没有了生育价值和劳动能力的族人,都成了喂给蛊母的第一批祭品,后来有了你们大荣人投喂,便不用牺牲自己人了。”

楚应不想听他的那些南疆往事,冷声道:“闭嘴,要到了。”

桃源寨,还真是桃花源一样的地方。

随山而建的梯田,石头垒成的房屋,满山开着花的果树,现下是傍晚时分,许多屋子上都飘着炊烟,和外面的兵荒马乱相比,像是两个世界。

沈丹熹能意识到的事,她的母亲自然也意识到了奇怪,越盈袖站在后寨大门右侧的瞭台上,望向山路上由远及近的兵马,对当头之人喊道:“阿兄,出了什么事?你怎么把前寨的人都撤回来了?”

越复坐在马上,随着她的喊声,僵硬地抬头望去,斜照的阳光直射入他的眼中,但他却连眼也未眨动一下,好似一点也感觉不到阳光刺眼,大声喝道:“开门!”

后寨山门前有一道幽深峡沟,进出寨门需要绞动铁索放下沉重的大门铺做桥,方能越过峡沟进入后寨。

外面传来喊声时,寨内把守大门的将士已经站到了大门两侧的转轮前,打算放下大门。

铁索嘎吱嘎吱的转动声在山寨垒砌的高大土砖城楼内响起,大门轰隆一声,顶上启开一条缝,开始缓缓往下放。

“阿兄,阿明呢?他怎么没有同你一起回来?”越盈袖问道,站在瞭台上望着另一头的大哥,总觉他不对劲,不止是他不对劲,这整支队伍都有点不对劲。

他们这种山匪成军,就算将纪律制定得再怎么严明,也难以洗掉兵士身上剽悍的匪气,何况越复这个寨主就是个不讲究那些虚把式的,他手下的兵将自也随意许多,越盈袖何时见过他们这般规矩的样子?

与其说是规矩,倒不如说是死气沉沉。

整支队伍之人僵直地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无人说话,所有人都抬着头只直勾勾地望着寨门的方向。

越复没有回答她的疑问,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说道:“开门!”

沈丹熹骑马奔到近前来,喊道:“不能开门!”

越盈袖回头望来,没有注意到外面张开的大弓,利箭划出刺耳的尖鸣,逼至面前时,她才仓促地躲避了一下,虽躲开要害,但肩膀依然被利箭穿透,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她从瞭望台上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