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繁荣的真假(第2/3页)

其次,是一些手工业从业者处境日渐艰难,隔三差五地,总有些北境的新技术,或者南边的新商品让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差,直到渐渐吃不饱饭,他们便趁着北境来募工的时候,举家离开。

终于,德玛西亚的农民们惊讶地发现,虽然粮食的价格虽然在逐年提高,但自己的日子却越来越紧巴了,甚至想要换个锄头,价格都贵的让人心疼。

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然而,嘉文四世并未意识到有什么问题。

或者说,按照德玛西亚的传统思维,这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在德玛西亚的传统思维之中,经济是非常简单而原始的东西,其中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只是算账而已。

但在实际上,由于经济形式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变,看起来一切都越来越好的德玛西亚,已经在基层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的炸弹。

占据了整个德玛西亚人口九成以上的农民正在渐渐地感觉到生活水平的下降、察觉到没有办法攒钱给孩子置办铠甲和马匹。

德玛西亚人是很能吃苦的,德玛西亚人也不怕吃苦。

可问题是,现在德玛西亚人发现,自己吃苦都没得吃了。

在过去,勤劳的德玛西亚农民能努力攒一攒,积累两三代的钱去买一匹马、置办一身铠甲,将最可靠的孩子送到军队里去拼一把。

但现在,随着通货膨胀,过去几代人的辛苦积累一下子变得不值钱了,战马的价格翻了三倍,铠甲的价格更是涨了五倍有余,再加上贵族老爷们不再用粮食雇佣农民翻修城堡,似乎参军这条路开始越来越难走了!

更要命的是,不仅参军的条件逐渐难以达成,现在参军的名额也在缩减!

各地领主私军渐渐取消,现在想要参军,那就得去直接投奔王室的直属军团。

理论上说,王室直属军团的编制也不少,似乎看起来和过去也没什么不同,但别忘了,贵族私军是本地招募的,竞争者只有本地人;但王室的直属军团要你自带装备、马匹和干粮,去雄都参加招募!

嘉文四世虽然也在努力地改革士兵的选拔计划,但由于托比西亚战役之中他手下军队的数量实在是过于膨胀了,他也不得不有意识地缩减名额,所以对于普通的平民来说,参军的难度无疑要更上一个台阶。

参军、拼命、获得战功、成为贵族,这曾经是德玛西亚非常正统的进阶之路。

而现在,这条正统的道路出现了变故,德玛西亚的人才流动出现了问题。

未来无望加上生活水平降低,以及平民和贵族的进一步割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这一切已经完全透支了德玛西亚社会的稳定度。

如果嘉文四世后面能腾出手来,重新组建起德玛西亚的人才流动体系,并扩大贸易规模、将农民也纳入到贸易体系,使其成为受益者,那德玛西亚很快就会真正蒸蒸日上。

但很可惜,从未面对过如此情况的嘉文四世丝毫没有意识到,此时德玛西亚正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

在他的认知之中,自己改革了税务,降低了农民的税收比例,还限制了贵族的征税,平民们的生活应该是越来越好才对。

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政策如果放在德玛西亚过去内循环的环境里,的确会让农民欢欣鼓舞,高呼明君,但放在现在这个新旧经济秩序交织的情况下,却只能让农民感觉未来无望。

……

而和雄都方面相反,福斯拜罗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但这些繁荣却切实地落在了大部分人的身上。

福斯拜罗的繁荣之本也是贸易,但和雄都方面不同,在这里,所有人都是贸易的参与者。

在福斯拜罗、在北境,有人是贸易商品的生产者,有人是为这些人提供生活服务的服务者,有人是贸易本身的参与者,有人是贸易秩序的管理者。

从种植香红苏和榛茸的农民,到毛皮加工厂内的工人;从聚集在城市居民区的厨师,到遍地开花的小商贩;从港口的纤夫和搬运工,到随时待命的船匠;从码头的市场管理员,到开始自助进行城市规划的第一代市政工程师……

所有人都是北境贸易的一环和参与者。

同样的,虽然程度不同,但北境的所有人,都是北境贸易的受益人——北境贸易虽然也有奢侈品,但更多的却是大部分人都消费得起的一般商品。

这里有艾欧尼亚的灵茶出售,但更多的是普通的茶叶和烟草。

这里有昂贵的纳舍拉迈丝绸和更贵的艾欧尼亚丝绸,但更多的便宜的棉纺布。

这里有昂贵的海克斯原装进口全自动香薰机出售,但更多的是全自动发条座钟和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