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虚空中的造舰运动(第2/3页)

原有的战舰被快速的拆解,还原成各种零部件。同时,各种运输不同物质的运输舰也汇聚到指定位置,为造舰提供额外需要的一些物质,并作为新生产出的零部件的临时仓库,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虚空中的造舰工厂。

总计原有的2000艘太空船坞舰和5000艘太空运输舰,在整个舰队内圈之中构成了一个宏大的工厂,一艘艘战舰被拖进船坞舰中,很快被拆解成各种有用和没用的部分。

没用的部分,要么回炉重新打造新零件,要么被当成燃料物质储存起来,等到所有战舰和飞船都成为可以超光速航行的新战舰之后,就可以用来作为复合能源炉的原料了。

当拆解的材料可以满足首批4560艘战舰建造后,其中1500艘太空船坞舰就不再进行拆解工作,而进入了造舰阶段。

合并而成的60个巨大的太空船坞,也进入了造舰阶段,剩下的那些太空船坞舰继续进行拆舰工作。

李淳风重新设计了生命级飞船,将飞船对付伽玛射线爆、死亡射线等等各种宇宙中可怕的危害,作为极为重要的环节,把防护做到目前技术的极致,并预留下自己正在积极研发的能量护罩的所需空间。

因为很多设备都是耗能大户,新生命级飞船重新设计中,重点就是设计多个独立能源模块,用于分别进行能源供应,避免因为某项装置耗能过大,导致能源系统一损全舰俱损。

只不过,这也就付出了巨大空间的代价,新的生命级飞船虽然比以前大了一倍,但是留给人类生态圈的空间只比以前大了不到20%。

其余多出的部分全都是能源系统占据了,这在仙塘人和神目人看来,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毕竟有些装置平时是不用的。

不过,李淳风可不管这些,他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若不是技术受限,他还想把飞船造的更大。

目前来说,新的生命级飞船是风神帝国舰队未来第二大的飞船,它的直径在12000米,高度在8000米,几乎像个小号的小行星一般。

经过模拟计算后,新生命级飞船常规最大航速同样达到50000公里/秒,超光速航行速度也达到50倍光速。

生命级飞船虽然体积比名将级大了5倍,但是其能源系统的功率也比名将级多出8倍,可是速度竟然和名将级差不多。

果然,自己在战舰能源利用上还需要再继续努力,战舰体积大耗费的能源也大,如何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就比较考验设计者了。

想想那艘鲲鹏飞行器,最宽处12.8万公里,这是多么巨大!这应该已经相当于行星级别的战舰了。

它究竟使用的是什么能源?

要知道,这么大的飞行器,可不是仅仅引擎需要巨量能源的,整个防护罩肯定少不了,这才是能耗大户。

起码,以李淳风现有的技术,想要打造更大的战舰,就比较困难,因为复合能源反应炉的能源想要支撑更大的防护罩,以及防护罩强度,这其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等等都需要有更新的进步。

当然,如果能够有类似煷能源或者新的能源供应,那么战舰就可以更大了。

毕竟在获得强作用力合成的新型材料之后,再有力场护罩的保护,战舰的结构是不必再担心引力、潮汐力等问题,所以往更大建造不是问题,最大问题就是防护罩变大后的能耗问题。

当帝国舰队停在虚空中,开始全面造舰时,帝国内部也在不断地宣传着,此前元首全力研究出破解死亡射线的方法,才保住了全体国民的事迹。

一时间,元首李淳风的威望再次达到一个极高的程度。

整个风神帝国社会,都掀起了利用学习机,全面学习科学知识,争当大科学家,做元首的好助手的活动。

在这个时候,帝国停留在虚空中进行造舰的情况,又被吴雨萌选择一些震撼人心的画面进行拍摄和剪辑,并将此视频在虚拟世界中播放。

立时让帝国公民对帝国舰队有了更大的信心,对于在虚空之中进行这样的造舰活动,也表示了理解。

只是,这个视频也带来另一个作用,一大批年轻人投身到战舰设计和制造的学习中去,都立志未来要给帝国打造最具战力的战舰。

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一名17岁的青年,竟然企图盗取一艘交通艇,前往造舰区去现场观摩造舰过程,结果自然是被智脑系统发现,并有机器人将其抓获。

当李淳风降临分身回家陪父母亲人时,听说了这个事情,李淳风发出元首特别令,安排这名年轻人去了造舰区,让他仔细地观摩了不同战舰和飞船的造舰过程。

之后,才将他交给警务部门,进行相应的劳动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