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倒计时那一刻的警报(第2/3页)

现在困扰李淳风的是,这两层磁场屏障如何能够精细地控制,才能约束住庞大的能量。

毕竟不像电磁护罩,是形成一个区域的强磁场,控制上仅仅只需做到不对内部物体产生磁场效应就可以了。

一次次的失败后,李淳风索性放下这件事情,暂时交给三位大科学家去进一步研究,只需留下一丝意念关注即可。

李淳风自己则开始研究死亡射线,只有能够防范死亡射线,风神帝国才有与神秘敌人一战的可能。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死亡射线应该也是某种未知的粒子形成的射线,这种未知粒子应该仅仅只能够对生命磁场进行干扰,嗯,对星球的磁场也会形成干扰。

或许自己应该派遣战舰,在被攻击过的几个星球进行探索,记录下那些星球的磁场异常情况,说不定就能从中发现某种规律。

这么想着,李淳风就心动起来,立即安排几艘城市级战舰,携带一些实验动物,向神目帝国的几处生命星球进行空间跃迁。

由于此前的搜索和搬家行动,这几处生命星球都布设了大量预警卫星,以及中继通信卫星。

所以,非常方便李淳风进行各种降临和操控。

随着这些战舰的行动,很快将各处星球磁场的异常情况记录下来,同时还前往附近的行星进行同样的磁场观测和记录。

李淳风想要看看,这个神秘敌人是怎么进行攻击的,是定点攻击,还是整个星系全面覆盖攻击。

大量的数据通过通信卫星传了回来,李淳风利用自己的强大计算力,开始进行比对分析,很快发现了一些端倪。

首先,这个神秘敌人并不能进行整个星系的大面积覆盖攻击,它的攻击依然是点对点攻击,也就是只能对着生命星球进行。

其次,以现有的磁场理论分析,磁场是由运动的电场产生的,而行星的磁场产生有多种假设。

第一种,行星内部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铁镍质的永磁体核心,是它产生了行星磁场。

第二种,行星核中央部分由于高温高压而将电子“挤”出来,使它带正电荷;行星核外层是一个全部由电子充满的壳层。这个壳层是超导体,是超导体永不衰减的电流产生了行星的磁场。

第三种,由做宏观机械运动的点电荷产生。

由于前面两种假设,无法解释行星磁场与行星自转周期的关系,所以李淳风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更大。

由此也可以推论出,行星磁场强度应该取决于自转速度、行星半径、大气层厚度等因素。

如今,被死亡射线攻击过的生命星球,其磁场异动表现的最明显的,就是磁场强度被增强了。

在这种强度的磁场下,生命体内的磁场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只是仅仅是增强了磁场强度,应该也无法让生命体无声无息地死去。

应该还有某种致命因素存在!

因为意念粒子对于磁场变化有着极为敏感的反应,而且能够控制微小磁场的变化。

所以,李淳风在实验室中,选择了几种不同的动物,通过意念场来观测他们的生命磁场,同时从外部施加各种可能影响磁场变化的射线。

发现生命磁场对各种射线的影响都有反应,但是都不足以到瞬间致命的地步。

这让李淳风很是迷惑,究竟是什么射线能够瞬间让无数生命死亡呢?

等一下,神经系统是对磁场变化比较敏感的,这么说来会不会是某种作用到生命体神经系统的射线,导致了死亡这种结果?

对了,植物就没有神经系统啊,会不会因为这样才导致植物在这种射线下可以生存?还有那些微生物也是啊。

于是,李淳风开始寻找,有什么射线能够作用神经系统后,瞬间让人类或者动物毙命,或者是神经系统遭受什么样的打击,才会瞬间毙命。

在寻找的同时,李淳风决定收回其他生命星球的探索战舰,仅仅保留了神目帝国的母星球神目星的两艘城市级。

因为根据李淳风总结绘制的神秘敌人的行进轨迹图显示,神目星是最后被攻击的地方,生命体的死亡时间也最短,这里的研究价值最高。

但是神目帝国从织女星系逃往哪个方向,就无从判断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李淳风接到了一号智能关于赫隐的信息报告,才清楚神目帝国是从这里逃向了狐狸座方向,神秘敌人应该也是在灭亡神目星后紧追而去。

赫隐的信息到这里就结束了,事实上,这些信息是一号智能从多个存储设备中收集之后,整理出来的。

李淳风立即调出星图,仔细分析起来,这个神秘大敌显然是被赫隐的探索舰队惊动了,于是它从南鱼座α星系一路追着,并横扫了整个神目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