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十几年的第一炮(第2/3页)

现在宫里的工坊都是陈铁匠管着。李玄霸所琢磨的新玩意儿,更是由陈铁匠直接负责。

此次出访占城国,李玄霸拿出了一个大玩意儿,一个他十几年前就让陈铁匠去打造,现在才勉强做出来的大玩意儿——铜火炮。

用黑火|药发射实心炮弹的火炮看上去好像不是个高科技的东西,李玄霸把构思提出来后,一群工匠琢磨了十几年,还是在大唐建立后才有了眉目。

原因无他,材料太难得。

李玄霸原本想打造铁火炮,但火炮所需要的精密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炸膛,现在的冶铁工业难以达到火炮的耐冲击、耐爆炸和耐高温标准。

李玄霸只是一个大龄高三生,对冶炼工艺了解不多。他只知道冶铁和温度有关,建高炉有利于提升温度,但高炉怎么建,原料怎么选,他一概不知。

他让工匠尝试用煤炭代替木炭,效果还没有木炭好。

李玄霸也只能胡乱猜测,或许是华夏的浅层煤炭杂质太多,不是优良的煤炭。

可惜袋鼠岛实在是太远,就算海运发展了,在工业革命之前,从袋鼠岛挖矿带回来也入不敷出。

应该不会有人不知道,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国家扩张殖民地是亏本的吧?

或许有贵族在扩张殖民地中富裕,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亏本的。就算工业革命之后,大部分殖民地对西方国家也是亏本,所以他们才会大变卖。

比起殖民地,商品倾销的非直接占领方式,才是西方殖民者摸索出的“可持续发展”扩张。

在袋鼠国没有一个国家自发组织挖矿的前提下,大唐要自己派人去挖矿,怎么都是亏的。

不过有优秀矿产的地方不仅袋鼠国,总有已经完成封建集权的国家有好矿。我等文明古国本就不喜欢野蛮,等海上丝绸之路打开后,大唐再进行和平互惠的双赢贸易就行。

铁炮行不通,李玄霸很早就考虑用铜炮。

他记得好像最初火炮制造也是用铜铸造,历史中一步一步爬的技能树是有这么爬的道理的,或许铜才是这个版本的答案。

但对于区区一个国公府而言,在大隋还强盛的时候收集大量的铜,恐怕就要被灭族流放了。

中原一直缺铜,所以铜是如同金银一般的贵重金属,不仅用于货币制造,武器制造就算进入铁器时代,也掺入一定铜。

大隋还没灭亡前,谁大量囤积铜,不是想造反吗?

虽然他们能以铸造佛像的借口囤积一定量的铜,但佛像再粗制滥造也得造出来交差,哪怕废旧金属能回收,研究火炮的进度也十分缓慢。

征伐天下的时候,李玄霸没有精力继续研究火炮。直到大唐建立,李世民才能动用皇帝的力量继续支持火炮研究。

在缩小佛道规模,拆掉未经朝廷允许建造的小庙宇道观的时候,李玄霸终于凑够了足够的铜。经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再加上足够多的资源和工匠,能够用于战场的铜火炮终于制造出来。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铜火炮从少数精英工匠手搓,变成能让普通工匠也能一起手搓。

实验性质的铜火炮是无法装备给军队的,只有工坊能制造后,铜火炮才有了实用价值。

要工坊制造,朝廷还需要大量投入。

在那之前,李玄霸要让朝廷诸公看到铜火炮的威力,才好向朝廷诸公要人要钱。

要完成工坊制造,并将铜火炮装备给军队,就不是他和二哥两人能决定的了,即使他二哥是皇帝。

现在能铸造的铜火炮的重量很大,几乎很难在陆地上使用。唯一能让它有“灵活度”的只有大船。

李玄霸此次去占城国,正好试验一下铜火炮的威力。

他虽然向朝廷申请了支援,但没想到是陈铁匠亲自过来。

不过转念一想,换做自己,哪怕病死在路上,也要亲眼看到铜火炮用于战场上。

这是陈叔十几年的心血,陈铁牛都没有花陈叔这么多心血。如果铜火炮有意识,恐怕铜火炮才是陈叔最疼爱的亲生儿子,陈铁牛这个真正的儿子是捡来的。

挨完训后,陈铁牛拍拍屁股,神色恢复如常,一看就很习惯被训了。

老爹不再训人,陈铁牛纠缠着老爹要先试发几枚火炮。

去占城国之前,总要在海上试试,别炸膛了。

他这话一说,气得陈铁匠随手捡起不知道谁丢在甲板上的扫帚,追着他揍。

李玄霸又看了一次笑话,十分满足。

其他跟着薛收来的工匠都骂陈铁牛活该,丝毫没把陈铁牛这个潞国公当回事。

陈铁牛不愧是朝堂上最没存在感的国公。

可惜爱州到占城国的距离太近,李玄霸没看多久笑话,就看到了占城国的海岸。

占城国早就接到消息,海军已经在海岸线上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