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但我现在是皇帝(第4/4页)

几日后,宰辅共同决定,卢祖尚忤逆欺君,该处以绞刑。

因卢祖尚曾献城有功,李世民想免除卢祖尚死罪。

宰辅苦苦谏言,卢祖尚此事十分恶劣,如果不严惩,现在都有人敢对皇帝毁诺,他们都不敢想将来朝堂会变成什么样子!朝堂风气不正,是乱世之相!

秦琼等人更是直言,献个城而已,多大点事,卢祖尚是因为有自知之明才献城,又不是我们打不下来劝他献城。打不了放他卢祖尚回光州,自己再打一次。

就因为献个城就好像能功高盖主,连皇帝的命令都不听,朝中献城的人那么多,是不是各个都要蹬鼻子上脸啊?

李世民训斥了秦琼等人,命他们闭门反省七日。

朝中确实有许多不战而降的献城功臣。他们忙上书说不想被卢祖尚代表,让卢祖尚赶紧去死。

自己从未想过自己有多大功劳!陛下你可别因为卢祖尚那个脑子有恙的人怀疑我们的脑子!

现在都贞观四年了,大唐蒸蒸日上,谁会想不开谋反啊!我们都当了大唐这么多年臣子,怎么还提隋末往事!

窦建德的上书言辞最为激烈。

虽然这事和他无关,但卢祖尚的案子让朝中翻起了旧账,献城的都忐忑不安,他这个被俘虏的岂不是更惨?

赶紧把卢祖尚杀了!大家以后都不要提什么隋末!

李世民挨个安抚群臣,微服出宫喝酒都喝了几轮。

几轮讨论后,李世民赐卢祖尚在殿试放榜后自尽,那之前他放卢祖尚回家与家人团聚,以给予卢祖尚最后的仁德。

卢祖尚的爵位和子孙的官荫自然也没有了。不过李世民没有抄卢祖尚的家,他的家人仍旧可以衣食无忧地读书,凭借科举入仕。

朝野上下皆夸赞皇帝仁慈。

卢祖尚也在死前哭泣悔过,感谢皇帝的仁慈。

李世民恶心得快吐了。

虽然这也是帮他在史书上多增加了一笔仁君的名声,但一想到卢祖尚这个人在死前还要装一装“悔悟之人”,李世民就反胃。

不过人死为大,卢祖尚都死了,李世民心胸宽广,懒得再理睬他。

殿试放榜,崔仁师虽在会试中发挥失常,只排在了二十来位,但殿试毫不意外一举夺冠。

毕竟是已经在李玄霸身边当了几年官的人,崔仁师的策论比起其他考生更加切中要害,言之有物,很得李世民心意。

张君政和友人崔敦礼也榜上有名。

崔敦礼排在二甲前列。张君政堪堪擦过二甲的尾巴,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李世民把科举名单和进士籍贯、所写策论都附在了书信里。书信厚厚一摞,装了一箱子。

“岭南水土不适合你们,别闹了。”李世民弹了寒钩和乌镝的额头一下,“乖乖和我一起等阿玄回来。”

寒钩点头,乌镝满地打滚。

李世民轻轻踢了乌镝一脚。乌镝麻利地爬起来,垂头丧气。

李世民抱怨:“你不高兴,我还不高兴呢,谁不想去呢?”

……

“都不需要人劝,自己便忍住了?二哥真是成熟了。”李玄霸拆信的时候,交州的水稻又已经出苗,“我怎么觉得有点心酸?当了皇帝真是不自由,不像我,仍旧可以到处乱跑……伯褒要来了?老师,伯褒要来交州。”

薛道衡没好气道:“听到了,说一遍就够了。不好好地辅佐陛下,来交州干什么?”

李玄霸道:“对!等伯褒来交州,老师定要好好骂他!”

薛道衡露出无奈神色。你怎么这么喜欢告状?告状都成习惯了是吗?

李玄霸开了个玩笑后,道:“他来交州也好。他替我坐镇一段时间交州,我才能出访占城国。”

薛道衡皱眉:“太危险了。占城小国,何须大唐晋王出访?该他来拜见大唐。”

“他不是不愿意来吗?”李玄霸笑道,“我就只能带兵去拜访他们了。占城不臣服,南边商路挺麻烦。”

薛道衡叹了口气,知道劝不住李玄霸,便不劝了。

李玄霸这对蛮夷的处事风格啊,都是长孙晟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