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挑起热闹就脱手(第3/5页)

哦,他已经在心中用各种夸张的音调哈哈大笑,吐槽关中郡姓不要脸。

李世民很努力地绷着脸,双手在膝盖上交叠,把手背都掐乌了。

他现在才意识到,阿玄上朝会给他带来怎样的痛苦。

李玄霸所在的位置,正好把他笼罩在心声范围内!

求求你别再嚷嚷了,我快憋不住笑了!李世民又掐了自己一把。

李玄霸:【二哥,你信不信,虽然现在他们吵得厉害,下朝后他们仍旧会继续推动联姻。】

李世民:【信。】

李玄霸:【脸皮真厚啊。快把写《太宗实录》的工作交给我,我要把它写进去。】

李世民:【啊?】

李玄霸:【你让我写你的起居录,我就偷偷把起居录写了什么告诉你。】

李世民:【好!】

李世民:【呃……】

李世民:【算了。】

李玄霸疑惑:【为什么?你不想看?】

李世民给了李玄霸一个“你还问我为什么”的眼神。

阿玄如果负责起居录,肯定会在起居录里添油加醋,自己让阿玄改掉,阿玄还会拉着众人大声嚷嚷“这里有个昏君要改史”。为了不把自己气死,这个工作绝对不能交给阿玄。

房乔等人一看李世民和李玄霸在眼神交流,就知道这兄弟二人在干什么。

他们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魏徵在考虑,自己把李玄霸请回朝堂,是不是他人生最大的错误。

朝堂吵了一整日。

中途李玄霸就借口身体不适,在李世民怨念的目光下,到隔壁偏殿睡觉去了。

当李玄霸离开的时候,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李玄霸的朝臣都很无力。

李玄霸一手掀起惊涛巨浪,却在他们争吵时一言不发,甚至拍拍屁股去休息了。他们很想弹劾晋王殿下,但连皇帝陛下都拿晋王无可奈何,他们又能做什么?

此刻不知道多少人心中生出感慨,如果陛下和晋王生出间隙就好了,如果陛下猜忌晋王就好了,如果……如果晋王的身体没有这么差,陛下肯定就会忌惮晋王了吧?为什么晋王偏偏是个病秧子,还是个命硬的病秧子?

晋王李玄霸,真该死啊。

等楚王被“解送”回京后,李玄霸就更闲了。他明明是宰相,但既不上朝也不按时当值。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都说了,晋王自幼体弱,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他们还能弹劾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不成?

这时候群臣才发现,皇帝头上有一个半点不能自己拿主意的太上皇也不是好事,容易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啊!

无论群臣再怎么膈应,对李玄霸命硬的抱怨再怎么与日俱增,惊涛骇浪还是一日一日地向前推动,直到狠狠地拍在了岸上,水花四溅。

在太上皇的主持下,继北周后,大唐再次在此召开儒道佛辩论。

李玄霸雇了文吏实时速记辩论过程,当晚整理成册,顶多第三日就能印刷出册,拿到市集上贩卖,美其名曰“官方告示”,敛财无数。

朝中有人大骂李玄霸趁机揽财,李玄霸却转手把钱投入了汤泉宫的以工代赈建设中。

李世民以“这是为太上皇尽孝”为借口将此事按下。群臣无可奈何。

“孝”字大过天。

皇帝急需向世人展示他有多孝顺。涉及被逼禅位的太上皇,没看魏徵都不敢劝谏?

李玄霸凭借“揽财”这个表象,悄悄推广了官方报纸,让百姓知道了有这么个可以获得朝堂第一手情报的“告示”可以买。

开了这口子,李玄霸把“印刷贩卖告示”这个行为常态化,居然没有引起朝堂众人的警觉。

因为是“官府告示”,地方豪强们也没有争相效仿,甚至地方官府都不敢跟着做。

“印刷速度还是太慢了。算了,凑合用吧。”李玄霸看着自家工坊竭尽全力也只能做月报,有点遗憾。

先蹭热点印刷“佛道”的前世今生,接下来印刷什么呢?

李玄霸合掌,微笑:“就起底世家族谱吧。大世家子弟不是十分厌恶那些编写族谱的假世家,总说要编写大唐新的世家排行榜,去伪存真吗?这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

“对了,首先起底大隋的弘农杨氏和大唐的陇西李氏是不是真的吧,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阿嚏。”

他揉了揉鼻子,表情颇为生无可恋。

长孙康宁为挑灯干活的李世民披上衣服:“太累了?”

李世民叹气:“是心累。虽然我已经同意阿玄办那个什么报纸,也同意他挑起世家争端……”

李世民顿了顿,失笑:“算了,我已经同意了,就等着看乐子吧。”

长孙康宁哭笑不得。你这样哪里像心累?

长孙康宁问道:“把皇室也牵扯进去,真的没关系吗?”

李世民冷哼:“有什么关系?难道陇西李氏就当我们真的是陇西李氏了?他们私下说些什么,当我不知道?正好,我倒要看看陇西李氏的人敢不敢站出来说我们李唐是假的陇西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