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他们都惧怕秦王(第2/4页)

李世民既然已经占据西京,洛阳小朝廷也似乎有意拉拢李世民,李世民要东出河东河北再容易不过。

占据燕地的罗艺又是个谁强跟谁的墙头草,且也是隋朝旧臣。如果李世民兵临城下,罗艺比起宇文化及这个弑君的叛臣,和窦建德这个反隋的贼帅,肯定会主动投向李世民。

宇文化及的父亲常对他感叹李世民和李玄霸这兄弟二人齐心协力有多可怕。他这时候肯听死去的父亲的话了,不愿意与李世民正面对上。

自己现在无兵无将,再留在河北,李世民肯定就会以为杨广报仇的名义杀过来了。宇文化及傻了才不赶紧往南边跑。

回到江都,他就算不能东山再起,也能割据一方。

同理,窦建德也不想和李世民对上。

窦建德试图招揽瓦岗寨和齐鲁义军。如果他能整合这两支义军,未免不能与如今势力最强大的李世民一战。

可瓦岗寨比他还强一些,不仅不可能归顺他,甚至连结盟都不愿意;齐鲁义军也不像他所想的那样离开王薄就成为一盘散沙,王薄的军师魏徵八面玲珑,滑不留手,老是吊着他不肯说句肯定的话。

窦建德见势不妙,便打着为杨广报仇的名号,实际上是想南下多打点地盘。如果将来在河北不敌李世民,大不了退到长江以南割据。

这些话窦建德连心腹都不敢说。

杨广前车之鉴在那里。自己麾下将士多是河北人,如果他们得知自己有意南下割据,他们肯定也会士气大跌。

窦建德是一个还算优秀的雄主,他的大局观确实不错。

现在他只占据了河北几个小郡县,远远算不上在河北站稳了脚跟。除非李世民和瓦岗寨、杨玄感对上,他又成功收复齐鲁义军,否则他绝对没有胜算。

既然北方形势已经一片糜烂,南边势力都不太强,自己南下发展才是唯一的生路。

当窦建德南下时,得知李世民已经到了南阳郡,颇有些进退两难。

李世民绕了一大圈,居然逼近东都。难道李世民要和杨玄感、瓦岗寨义军打起来?

自己如果放走宇文化及,去帮助杨玄感和瓦岗寨攻打李世民,是不是更合适?

就在窦建德和下属商议,已经决定主动与杨玄感、瓦岗寨请求结盟的时候,李世民居然去守南阳郡,打朱粲去了。更让窦建德不解的是,瓦岗寨居然因此深受感动,去支援李世民了。

窦建德觉得自己脑袋都要疼得炸开了。他麾下的谋士们也个个揪头发揪胡子。

想不明白啊!瓦岗寨的人都是傻的吗!

“主公,有没有一种可能,瓦岗寨早就归顺了李世民?”

有一个谋士提出了一个看似最不可能,但细思之后,却是唯一可能的假设。

窦建德浑身冷汗直冒。

“如果瓦岗寨早就归顺了李世民,甚至干脆就是李世民扶持的势力,那么李世民早就有叛隋之心……”窦建德自言自语,又摇头道,“就算我现在提出这个又有什么用?洛阳已破,李世民已经得到了巴蜀和瓦岗寨,如今是这天底下最强大的势力。无论他是不是真的隋朝忠臣,隋朝旧勋贵都会认定他是曾经的隋朝忠臣。”

何况他只是一个贼帅,谁会理睬他斥责李世民为大隋逆臣?

“主公,王薄和翟让关系十分亲密,一直是盟友。如果翟让已经投向李世民,那魏徵是不是也……”

谋士又给窦建德提出了一个可怕的假设。

窦建德的头都不疼了。

他头皮都麻了。

如果齐鲁义军和瓦岗寨义军都是李世民的人,那自己岂不是被李世民的势力夹在正中间?

窦建德更加进退两难。

他是回河间郡据守,还是继续南下?

他和将士们的家眷都还在河间郡,按理说回老巢才是正确的做法。但窦建德犹豫了一阵后,仍旧选择南下。

因为他知道消息传递有延迟,当自己得到瓦岗寨投向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恐怕已经离开南阳郡,前往荥阳郡接收瓦岗寨的地盘。

如果魏徵也已经投向李世民,恐怕已经带着齐鲁义军与李世民会合,就在自己回程的路上等着围城打援。

自己如果回河间郡,正好被李世民以逸待劳堵个正着。

不过窦建德也没打算走江都这么远。

李世民刚从淮南上来,他正好下淮南,占据淮水附近钟离、庐阳等郡。特别是庐阳郡的郡城合肥县城,乃是一座易守难攻、粮草充足的大城,只要他占据了合肥城,上可图谋中原,下可夺取江南,就有了与李世民周旋的余地。

再者,李世民居然从巴蜀绕道离开陇西关中,就像是猛虎出山,杜伏威等江淮贼帅肯定也十分忐忑。

中原最大的三个贼帅翟让、窦建德、魏徵,已经有两个悄悄归顺了李世民。如今窦建德只能寄希望江淮贼帅团结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