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杀不孝以儆效尤(第4/6页)

李世民看着杨广脸上看猴戏似的笑容,垂下头。

他咬了一下牙关,轻轻深呼吸了几下,镇定道:“陛下,母亲悲恸过度,精神不稳定。求陛下让母亲先退下静养。”

窦慧明忙继续磕头:“不,臣妇不走!”

李世民道:“母亲,请不要御前失仪,惊扰陛下。”

窦慧明脖子一缩,做畏缩状:“臣妇没有,臣妇不想侵扰陛下……”

宇文述温和道:“别吓唬你的母亲,陛下心胸最是宽广不过,怎么会责怪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陛下,让御医给唐国公夫人看看吧。”

杨广看够了热闹,心满意足道:“好。李二郎,把你母亲扶下去。来人,叫御医。你们就暂住皇后殿里,待你母亲休养好了再离开。”

李世民叩首道:“谢陛下隆恩。”

他扶着似乎被吓到的母亲,倒退着离开了宫殿。

李世民和窦慧明离开后,杨广唏嘘道:“真如民间俗话,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啊。”

自己的儿子忤逆逼宫,好歹没有存真正的谋害之心。看看唐国公府的李元吉,这才是真正的逆子。

杨广好奇道:“真的会有人从出生起就是恶人吗?”

裴蕴掌管天下刑罚,阅读过许多奇异案例。他听杨广询问,忙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臣判案时也遇到许多次天生恶人犯下的残忍命案。陛下若有兴趣,臣可整理一二事例给陛下观赏。”

裴蕴如此谄媚,连最大的奸臣宇文述都心理不适了。

什么叫做“观赏”,这种事能“观赏”?

但杨广却很满意裴蕴的细心体贴:“不用太急,朕只是好奇,你有空再做。”

裴蕴欣喜道:“是,陛下。”自己又找到可以奉承皇帝的事了!

苏威不满地瞥了裴蕴一眼,将话题转回正事:“陛下,该如何处理李元吉?”

宇文述跟上道:“陛下,请恕臣直谏。大隋以孝治国,太子逼宫,正需要警告天下人秉承孝顺之心。但太子之事只能低调处理,不能示众。李元吉一案,正好用来震慑天下不孝顺之人。”

苏威又瞥了宇文述一眼。顺着陛下的心意,也能称直谏?

裴世矩想了想,道:“臣与李二郎李三郎有旧,本应该避嫌少言。不过宇文大将军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抹平太子之事的影响。李元吉来得正好。”

虞世基厌恶道:“李元吉当枭首示众。传首天下郡县,震慑不忠不孝之人!”

裴蕴也连忙道:“臣附议!”

杨广一琢磨,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太子忤逆,就是不忠不孝。但他就算深恶太子,也顶多赐太子自尽,不足以震慑不忠不孝之人。

李元吉碰巧跳出来,正好代替太子。

杨广颔首:“依众卿家之言,传丁郡丞觐见。”

……

窦慧明喝了一剂加了镇静药物的汤药,在皇后偏殿沉沉睡去。

萧皇后探望后,拉着李世民的手到一旁道:“李二郎,阿孩他真的有孩子遗落民间吗?你照实回答我,话传不到陛下耳中去。”

李世民神色黯然地摇头:“二表兄后院之事,没有谁比陛下更清楚。”

萧皇后喃喃道:“是啊,是啊……是这样啊……”

她颓然道:“你休息吧。遭此无妄之灾,你也辛苦了。”

李世民道:“皇后殿下,如果不麻烦,可否帮我劝说陛下,准许我为二表兄送行。”

萧皇后眼神一暖,道:“你有这个心,陛下会准许。”

李世民拱手道:“谢皇后殿下。”

萧皇后在太子杨暕兵谏后就病倒了,南阳公主一直伺候左右。

萧皇后回到宫殿后,将此事告诉南阳公主。

她叹息道:“阿孩当上太子时,朝堂众人趋之若鹜,李二郎李三郎却远离阿孩;阿孩牢狱之灾后,朝堂众人都掩面避之,李二郎却要去牢中为阿孩送行。怪不得大郎和阿孩都喜爱他们。”

南阳公主神色黯然:“他们确实是好孩子。”

萧皇后拍了拍南阳公主的手背,道:“阿孩出事,你我不能沉浸在悲伤中。若陛下立三郎为太子,你我何处?我的病已经好了,你该去陛下身边了。陛下心里难过,正需要儿女陪伴。”

南阳公主叹气:“是。”

她知道母后的意思。

她的同母兄弟杨昭、杨暕皆无缘帝位,母后又不能再生育,自己不可能有同母兄弟继承王位了。

虽说将来三郎继位,母后仍旧是太后,但依魏晋南北朝那些太后旧例,非生母的太后常得不到尊重,皇帝生母的外戚家族一定会和嫡母外戚家族争夺权利。更别提只能依靠皇帝喜爱才有好日子过的公主。

母后希望父亲能立元德太子之子为皇太孙,将来萧家仍旧是皇帝外戚。

自己虽然不愿意掺和进夺嫡之争,但现在这种情况,也由不得自己不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