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历史悄然小拐弯(第2/5页)

如果自己分给他一些白拿的好处,他不会冒险和大隋翻脸。

为了加大这个“奇策”的成功率,李世民立刻决定实行“围剿”战法,尽可能当着天柱王的面剿灭对方有生力量,杀鸡儆猴!

他命骑兵游走,将敌军往慕容孝隽身边赶,然后冲散敌军,又再次游走溃兵边缘,将敌军再次聚拢,就像是削萝卜一样,一层一层地将敌人“削掉”。

但李世民知道,他吃不下所有人。

虽然吐谷浑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在身边的人一个一个被杀死,只剩下很少的人后,这些人肯定会拼死一搏。

李世民只带了五百人,每个人都很珍贵,不能和他们换伤亡。

所以李世民在“揉面团”“削萝卜”时,也一直在观察剩余吐谷浑人的神态。

当看出这些吐谷浑人即将进入困兽之斗时,他就让骑兵把包围打开一条口子放这群困兽逃生,自己把慕容孝隽的命收掉。

把慕容孝隽留在最后杀,是不想让敌人过早溃散,不能对天柱王形成震慑;杀了慕容孝隽,困兽就没有斗志了。

这些算计都在电光火石间完成。李世民头脑风暴结束时,天柱王和慕容孝隽还在互相装腔作势。

对情报的掌控、对局势的预测、对人心的把握,促成了这次“奇袭”。

结局果然如李世民所料。

合掌,完美!

可惜阿玄不在,他都不知道找谁炫耀。

天柱王已经吓到了,他现在要给天柱王“细思恐极”的时间,不好向天柱王炫耀。

对下属炫耀,他有点不好意思,觉得有些破坏首领的形象。

李世民叹了口气。

天柱王打了个寒战:“李郎将,你为何叹气?”

李世民随口胡扯:“我带的人太少,跑了不少人,这次围猎有微瑕。”

天柱王:“……”你还真当围猎啊!

天柱王道:“他们会回部族。”

李世民笑道:“回到部族就不是被狩猎的野物,而是被圈养的牛羊,怎么能轻易杀害?也请天柱王约束一下下属,不要骚扰他们的牧民,以免造成混乱冲突,让我们的人白白受伤。已经到手的财物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要爱惜啊。”

天柱王颔首:“我明白。”

他转头下令,让带来的人好好约束自己,不许哄抢,自己会分给他们好处。

特别是财物!那是李郎将的!谁敢偷拿就砍了他们的手!

天柱王此次带来的最大的刺头子都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很乖。

李世民道:“那我就放心了。驾!天柱王,我们加快速度,别让他们跑了!”

天柱王赶紧挥动马鞭跟上。

罗士信一脸不满地跟在李世民的马屁股后面,用幽怨的眼神戳李二郎君的后脑勺。

周达放慢马的速度与罗士信并行,小声问道:“你怎么了?胜利了还一脸苦相。”

罗士信低声道:“哪有当将军的抢下属的人头。人都被二郎君杀光了,要我何用!我就没见过像二郎君这样自己亲自冲杀的将军!”

周达忍笑:“这下见到了。没办法,二郎君就是这样。”

罗士信深深叹了口气,失笑道:“我要更加努力!下次一定要赢过二郎君!”

周达笑着叹气。真是年轻气盛,罗士信这样,二郎君也是。

这么年少的人,本不应该上战场啊。

周达想起还和平的时候,心中刚打了胜仗的喜悦淡去不少。

……

天柱王和李世民来到西海郡时,果然慕容孝隽的部族还没有得到西海王已经被杀的消息。

那些逃窜的人大概是太过惶恐迷了路,再加上天柱王和李世民等人都骑着马,所以比他们晚一步。

李世民“奇策”的最后一步——狐假虎威达成。

以他五百骑兵,想要威慑慕容孝隽的部族,哪怕能打赢,敌人看着自己人数少,也会起“拼一拼”的侥幸心理。

而且自己毕竟是大隋人。留守的吐谷浑贵族不一定愿意跟随自己。

所以李世民将人都送给了天柱王,这就变成了吐谷浑部落自己内部吞并,自己只是“外援”。

再加上天柱王带来了五千人,声势浩大,留守的吐谷浑贵族自然没有了抵抗的心思。

反正他们到了天柱王手下仍旧是贵族,不过是换了个部落首领而已。

至于吐谷浑小可汗的心情,没有人在乎。

李世民退居“外援”地位,悠哉悠哉地清点财物。

他将财物都绑在了收获的牛羊马匹身上,实在是带不走的就送给天柱王。

天柱王哪敢收。他说先把这些东西记下,他换成骏马送给李世民,就当是李世民和他做生意了。

李世民感慨,天柱王人还怪好的。如果天柱王以后野心不大,他将来就封天柱王为大柱王好了。

蛮夷怎能称天?希望天柱王以后能自己识相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