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丈夫不居人下(第2/3页)

但那些将领只是在后世籍籍无名。

李世民每一次作战指挥,牺牲的甚至故意用作诱饵的将领,他一定都一一记得。

慈不掌兵。

二哥还能保持活泼开朗的心态,意志力太强了。

离罗士信阵亡的时间还早,以后再慢慢给二哥剧透。刚见面,先让二哥高兴一会儿。

李玄霸:【十年后的事,谁说得准?说不定连敌人都变朋友了。】

李世民摸了摸脑袋:“有道理。而且有你在,我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李玄霸点头:“嗯。”

罗士信还在叽叽喳喳,比划比划。

“我就这么冲上去,长矛噗嗤一声给他脖子戳了个对穿。我手再这么一甩,他的脑袋就落地了!”

“哇!听上去比我二兄还厉害!”

李世民脸色一变:“什么?什么比我厉害,来比比!”

他加快脚步追上两人。

李玄霸独自落在后面叹气。家里以后会很热闹了。

……

罗士信给父母的信与李世民、李玄霸的信一同送出。

大概是武力值强的人身材都高大,罗士信的身量与李世民相仿,李世民就将自己的衣服给罗士信暂时穿着。

罗士信这一路奔波,身上衣服都快成布条了。

李玄霸再次感慨罗士信的执拗。

其实罗士信如果不跑路,今年他也能在张须陀手下捞到立功扬名的机会。

谁知道二哥提前扬名成了蝴蝶翅膀,让这位少年天才猛将不再在张须陀手下等待机会,千里迢迢去投奔另一个已经成名的少年天才将帅?

后世传奇小说不知道会给罗士信这段神奇的经历编出多少故事。

吃饱饭洗干净后,罗士信虽然不是后世隋唐电视剧里的白面小将军,长相也相当耐看。

罗士信家世不显,还是个少年的他在没立功前就能被张须陀看重,相貌当然不会差。

李家人都有点颜控,对罗士信更友好了。

罗士信对自己现在的待遇有些不敢置信。

他虽然自负是少年天才,也知道张将军其实也对自己不错,只是担忧自己年幼经不住事,不给自己上战场的机会。

但张将军对自己的好,与李家三兄弟对自己的好完全不一样。

李世民和李玄霸不仅都是少年成名,还是最顶尖那波的勋贵子弟,心高气傲是一定的。

罗士信已经做好了谦恭的准备,先寻得机会上战场展现自己,之后再慢慢提升地位。现在他的待遇真是想都不敢想。

罗士信是知恩图报的人。李家三兄弟对他好,他连写最不喜欢的大字都不头疼了。

李智云正无聊,多了个玩伴很开心。

他殷勤地给罗士信介绍自己的二兄三兄后道:“你先去军中建功立业。二兄说了,明年我也能和你们一起去军中!”

罗士信道:“好,我等你。”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友谊有时候几句对话就能缔结。李智云和罗士信俨然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

见李智云开心起来,不复之前无聊苦闷,李玄霸松了口气,将更多的时间投入梳理张掖资源情况。

张掖南方是吐谷浑原本的国土,现在还未被大隋完全纳入统治;往西翻越祁连山后就是敦煌郡,再往西就是刚建立的伊吾郡,是还未完全打通的西域丝绸之路。

在回到中原前,这两处地方就是他和二哥准备的练兵地。

掌握了丝绸之路就掌握了钱财,掌握了吐谷浑故地就掌握了马场。两者缺一不可。

“现在以我们的兵力不可能打通西域丝绸之路,不过凭借大隋和西突厥的‘亲密关系’借道,问题应该不大。”李世民盘坐在榻上,把地图放在腿上,指着西突厥的地方,表情有点郁闷,“他们的土地真广阔。”

李玄霸道:“游牧民族占领的土地广阔,但只占领不治理,政权难以持续。”

李世民道:“对他们的可汗而言政权难以持续,但对我们而言,无论换谁当可汗都一样,都是突厥。西突厥处罗可汗还在杨广那?”

李玄霸点头:“杨广带着他和高昌国国王等西域使臣一同攻打高丽。”

李世民嗤笑:“什么一同攻打高丽,就是想炫耀自己的武力。一次炫耀不成,第二次要还是炫耀不成,这西域就要乱起来了。嗯,按照你的话来说,这是好事。这里天高皇帝远,我们只需要借着剿灭吐谷浑残党的理由把已经失去控制的西海郡拿下……”

李世民重重在地图上一点:“控制张掖和西海,就截断了西域通向中原的通道。我们就可以随意在西域扩张了。”

李玄霸的视线也落在西海郡上。

杨广虽然征讨吐谷浑成功,但没有吞下吐谷浑的国土。吐谷浑现在是各部落各自为政,大隋的政令仍旧出不了西平郡。

西海郡在青海湖以西。青海湖虽然是咸水湖不能引用和灌溉,但青海湖附近河流众多,所以很早就是游牧民族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