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少年郎将回洛阳(第2/3页)

“等回洛阳后,你多休息一段时日。”李世民道,“家里家外应酬的事都交给我,我不会让别人来打扰你。”

李玄霸蔫哒哒道:“就拜托二哥了。”

他赶路去蓟州和从蓟州回来时比现在更劳累,他都没感到太难受。这次卸下所有工作回洛阳,他居然受不住路上的颠簸。

人一旦闲起来,果然各种毛病都冒出来了。

李世民尽可能地放慢了速度,让弟弟旅途别太劳累。所以回程的路,他们整整走了半月才到。

两人刚一回洛阳就被杨广召见。

杨广就像是炫耀晚辈的家长似的,带着李世民和李玄霸挨个向群臣介绍。

坐镇大兴的杨暕也来到了洛阳。他戴着温和的面具与李世民、李玄霸敬酒,看得李世民和李玄霸很是别扭。

不过杨暕已经会装模作样,看来比以前成长许多。

历史中齐王杨暕在此时就已经被杨广忌惮防备而不自知。现在太子杨暕那温和谦逊的模样,让李世民和李玄霸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杨昭的影子。

宴会后,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到了别庄中躲避多余的应酬。

李世民心情有一点低落:“二表兄成长了许多。”

李玄霸道:“成长是好事。”

两人正聊着,陈铁牛火急火燎地跑来告诉他们有人翻墙。

李世民和李玄霸满头问号。

谁都知道这个别庄住的什么人,谁这么大胆敢大大咧咧翻墙进来?

“大雄!大德!看我带了什么好酒!”翻墙的人大摇大摆地过来了,“来!本王还没祝贺你们当上虎贲郎将虎牙郎将!”

李世民和李玄霸:“……”

李世民和李玄霸:“二表兄?!”

杨暕大笑道:“是我!吓到了吗?”

李世民笑着迎上前,和杨暕对了一下掌:“二表兄,你已经不是齐王了,自称什么本王?怎么不走门?”

杨暕对李玄霸挤眉弄眼:“这不是三郎说,我当了太子之后最好与你们别这么亲近。我就偷偷乔装打扮来。放心,其他人绝对不知道!”

李玄霸无语。你说其他人不知道,其他人就真的不知道吗?他才刚夸二表兄成熟了,结果二表兄还是这么傻。

“少喝点。我给你们烤肉,别拉着我灌酒。”李玄霸道,“除了烤肉,还想吃点什么?”

李世民用胳膊肘撞了一下杨暕:“我弟弟的厨艺可好了,就是懒得做。你赶紧点菜,把想吃的都点一遍。”

杨暕道:“那好,累着大德你别心疼。”

李世民笑道:“在这件事上,我绝对不心疼!”

李玄霸没好气道:“就算你们点多了,我嫌累也不会做。”

说完,他转身去厨房把厨艺最好的厨子从床上挖起来加班。

他没发觉,自己转身离开的时候,嘴角是上弯着的。

忙碌完夜宵,李玄霸坐在拼酒的杨暕和李世民身边,听两人胡吹自己做的大事。

监国是大事,剿贼也是大事,就是吹得太过,连斩龙灭妖都冒出来了。

李玄霸在一旁嫌弃撇嘴的时候,陪同杨暕一同来的侍从也在叹气。

李玄霸懒得理睬已经变成酒蒙子的杨暕和李世民,与那人搭讪道:“还未问君姓名,照顾二表兄辛苦了。”

那人笑道:“在下姓庾名俭,字养廉。李三郎君,久仰。”

李玄霸记了起来:“是养廉兄?什么久仰,别笑话我。你比上次见面高了许多,我都不认识了。”

李玄霸年幼时和杨暕忙碌“公立书院勤工俭学补助计划”的时候,庾俭就跟随杨暕和李玄霸一起忙碌。

杨暕不可能事事亲为,大部分事都是庾俭在做。

庾俭其父名为庾质,原本为太史令,后因得罪杨广被贬为合水令。杨广回东都后,又重授庾质太史令。

从这可以看出,杨广欣赏庾质的才华,不然也不会在国家大事上询问庾质的意见。

庾俭也很有学识。在杨昭把杨暕身边的小人赶走后,庾俭就成为杨暕身边第一得用的人。

见李玄霸和庾俭说话,杨暕凑过来抱怨道:“养廉什么都好,就是太啰嗦。大兄去塞外前,拉着养廉的手叮嘱他多劝谏,这人的唠叨就停不下来了。”

庾俭道:“不敢辜负元德太子嘱托。”

“哼。”杨暕横了庾俭一眼,拉着李世民去另外一处喝酒。

李玄霸道:“我们也别理他们,来,吃肉。”

庾俭吃了几串烤肉后,与李玄霸回忆了往事,话匣子打开。

李玄霸从庾俭这里询问杨暕当太子之后的事。

或许是杨昭死前为他铺路的事,让杨暕得到了很大触动,所以杨暕确实比以前成熟许多,下决心要当个不输给兄长的太子。

庾俭从杨暕以前资助的学子中选了一些品行端正的人举荐给杨暕。这些人虽然品行端正,学识不错,但因为是吃过苦头的寒门庶族,所以性格大多比较圆滑,和性格高傲的杨暕相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