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可敢去西域一游(第2/4页)

单纯的李智云还给二哥补刀:“二兄,你居然还没完成功课?你不是教导我,完成功课前不可以玩耍吗?”

李智云掰着手指头,数着李世民对他的教导:“你还说,要每日规定完成多少功课,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李世民脑袋耷拉,肩膀一垮:“我知错了,我也只是落了两日的功课……只是两日而已!”

李玄霸好心地问道:“需要我给老师写信为你辩解吗?就说你只是落了两日的功课而已。”

李世民气得跺脚:“不准说,告状狗!”

李世民转身跑走,一边跑一边骂:“阿玄告状狗!不理你了!”

李智云拉了拉三哥的袖子,老气横秋道:“二兄好幼稚啊。”

李玄霸摸了摸弟弟的脑袋。

没错,二哥就是幼稚鬼。

……

被李玄霸夺命三连后,李世民老实了一阵子,认认真真完成了功课。

当他完成功课的时候,李智云抱着半大的公鸡炫耀:“我和三兄养的鸡已经能吃了,时间刚好!”

李世民嗤笑:“这么小的鸡,还不够我一个人吃。吃肉还得看我。”

他活动了一下肩膀,开开心心地和李玄霸一起把功课寄了出去,拿起尘封的弓箭,约了仨俩射术最精湛的好友,去禁苑猎皇帝的猎物开宴会。

杨广得知此事时,对来洛阳探望他的太子杨昭笑道:“李二郎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

杨昭道:“李二郎一向直爽。”

杨广道:“李二郎和李三郎一个直爽,一个细心,相得益彰,不愧是双生子。齐王和他们相处久了之后,心也终于定下了一些,没让朕太过操心了。”

杨昭高兴道:“二弟终于成熟了。”

杨广失笑:“还不能叫成熟,只是稍好一些。”

父子二人唠了些家常,说起了正事。

杨广今年开凿了永济渠,修了汾阳宫,筑了长城,仍觉得不够。

监管张掖互市的吏部侍郎裴世矩察觉了杨广的心思,投杨广所好,将从西域商人那里打探的消息编写成《西域图记》三篇呈给杨广,盛赞西域珍宝,鼓动杨广征讨西域。

他甚至根据这些二手消息,在没有任何实地考察中,对杨广保证,“浑、厥可灭,混壹戎夏,其在兹乎”!

正觉得今年搞的大事还不够多,不够他评选千古一帝的杨广被戳中了心窝,当即下令让裴世矩经略西域。

原本负责经略西域和突厥的是长孙晟。

长孙晟对现在征讨西域一事持反对意见。

他认为经略西域不在于攻占了多少地,而在于能归化多少地。

以大隋的国力,想要征讨吐谷浑轻而易举。但国内如今接连征发大型徭役,已经没有足够的民力和物力将攻占的城池变成“归化”的城池。

如果当地没有完全归化大隋,只要大隋力有不逮,吐谷浑肯定会迅速回来,当地会立刻复叛。

最终大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只得到了一个“攻城略地”的名声,得不到实际好处。

杨广认为长孙晟老了,太保守。

他倒没有和长孙晟生气,还是很尊敬长孙晟,只是劝说道:“长孙卿,你常年待在突厥,大概不知道现在的大隋有多强大。朕动用的民力,还不到大隋的九牛一毛,哪会没有人力物力去归化攻占地?再者大隋强盛,也不会力有不逮,让吐谷浑有机可乘。”

裴世矩也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对经略西域的谋略,让陛下放心交给他。

长孙晟见皇帝意已决,朝中将领也希望赶紧开战,他们才能掠夺更多的珍宝,获得更多的功勋,只能沉默。

杨广此次召太子来,就是安排太子监督运粮的事。

打仗不仅仅是兵将的事。每个兵将至少要配三到五个民夫保障其后勤。这些民夫都是徭役征发而来。

大隋不缺粮,缺的只是将粮食运到战场的民夫。

今年开凿永济渠、修长城和汾阳宫的时候民夫已经不足,强征了不少妇人服徭役。

虽然杨广刚登基就宣布取消妇人和奴婢的徭役,但现在大隋要做大事了,只能继续苦一苦大隋的妇人。

大隋没有明下令,但在前面的大工程都已经开始征发妇人服役的前提下,显然这次西征大部分服徭役的人都是妇人。

杨昭委婉劝谏道:“我听李三郎说,西域的珍宝只是西域商人随意找了些奇特的故事包装的普通物品,如火珠,只是普通的水晶球罢了。”

杨广也想起了此事。

但他立刻辩解道:“朕征讨吐谷浑,只是想要征讨不臣,一统南北,造就如汉武般广阔国土,与西域珍宝无关。”

杨昭道:“父皇雄心,儿自然知晓。只是父皇不是在继位之初就着手准备征讨高丽吗?何不等征讨完高丽后再图谋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