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脉相承厚脸皮(第2/5页)

杨广笑道:“是吗?那比起武卫将军长孙晟如何?”

李渊自傲道:“臣还未和他比过。但武卫将军已老,臣不和他比。”

“呸,朕看你就是比不过,故意找借口。”杨广笑骂道,“来人啊,叫武卫将军来!”

李渊干咳了一声,不好意思道:“长孙将军也在洛阳?”

杨广道:“朕在这里,长孙将军怎么能不与朕同行?”

李渊语气略带幽怨道:“臣也想去江都。”

杨广道:“朕带了你两个儿子去,就不带你去了。你们唐国公府还想一家人一起去江都游玩?”

李渊道:“为何不可呢?臣的家人都是陛下的亲戚……”

李渊话未说完,李玄霸赶紧抢白:“陛下就把我家当做投奔的穷亲戚,陛下富有四海,一定不在乎多增添几副碗筷。”

李渊:“……”

杨广对李渊的放肆微微皱起眉头,听到李玄霸的话后,他忍不住笑道:“你唐国公府还能叫穷亲戚?”

李渊道:“当然不……”

李玄霸继续抢白:“比起陛下,谁不是穷亲戚?对不对,二哥?”

李世民点头:“当然!对不对,耶耶?”

李渊:“……虽然的确如此。”

杨广笑得差点呛着。

以前他只觉得李渊仗着是自己表亲,对自己很是不尊重。现在被两个表侄一唱一和抢白,他怎么觉得李渊不是不尊重,只是有点憨直?

“行,下次把你们一家都带上。”杨广笑道,“朕还是要照顾家里的穷亲戚。”

李渊给两个非常不礼貌插话的儿子丢了个“等会儿收拾你们”的眼神,道:“那还是算了,不能被人笑话我们唐国公府打秋风。”

李玄霸道:“父亲,能和陛下打秋风是我们的荣幸。”

李世民道:“就是就是。”

李渊忍不住了,握拳头狠狠砸在了李世民头上。

李玄霸拔腿就跑,躲在了杨广身后探出脑袋:“表叔救我!父亲恼羞成怒了!”

杨广笑道:“好,朕保护你。李渊接旨,不准揍二郎和三郎!”

李渊无语:“这个旨臣非得接吗?”

杨广佯装生气:“什么?你想抗旨?”

李玄霸道:“表叔表叔,父亲抗旨不遵,敲他脑袋,给二哥报仇!”

李玄霸:【赶紧和我一起喊。】

李世民犹豫。这不太好吧……有点不孝顺啊。

李玄霸:【赶紧!】

李世民闭着眼睛梗着脖子道:“就是!表叔赶紧敲耶耶脑袋!”

杨广道:“李渊,赶紧接旨!”

李渊被两个儿子气得面色铁青,但皇帝都催促他了,他也只能跪地接受口谕。

更令他郁闷的是,杨广还真的在他脑袋上敲了两下。

“二郎,表叔为你报仇了。”杨广笑道。

李世民拱手:“谢表叔,谢陛下。”

李玄霸从杨广身后跑出来,也拱手道:“谢陛下!”

李渊见状,被两个顽皮的儿子气笑了。

“起来吧,你还要跪多久。”杨广把李渊拉起来。

这两人现在倒是有点像以前在隋文帝宫里时相处的感觉了,气氛好了不少。

李渊抱怨:“陛下,你若太宠溺他们,他们被宠坏了怎么办?”

杨广理直气壮道:“子不教父之过,那就是你李渊没教好孩子。”

李渊长长叹了口气,又瞪了李世民和李玄霸一眼。

明明两个孩子在荥阳的时候还特别乖巧,怎么陪着皇帝四个月,就变成这副顽劣的模样?

“陛下,长孙将军来了。”一个宦官小声道。

杨广笑道:“让长孙将军赶紧进来。来人,把靶子换一遍。李渊,不准躲!”

李渊自信道:“不躲,比射箭,我不会输。”

“好大的口气,让我来试试你。”长孙晟人未到,声先至,“臣拜见陛下!”

“长孙将军请起。快来给朕这位过于自傲的表兄一点教训。”杨广扶起长孙晟。

隋文帝驾崩时,杨广命令长孙晟掌管宫禁,秘不发丧。待他掌握朝堂大权,能够顺利继位后才发丧。所以长孙晟对杨广继位有功,是杨广心腹。杨广对其较为信任。

长孙晟今年五十三岁,虽因长期待在北边防备突厥,面容比起朝中养尊处优的同龄大臣沧桑许多,但他肩膀和手臂的肌肉十分壮硕,一双手更是如鹰爪一般,一看就是很能打的武将。

李玄霸拉着李世民向长孙晟行礼,顺带在心中向李世民科普长孙晟的丰功伟绩。

唐初和汉初一样,是一段知名度很高,但又很矛盾地处于“史盲荒漠”的历史。即后世大部分人都能对其说上一段,但又都对唐初历史的细节不了解。

比如长孙晟就在后世名声不显,甚至许多人连他是长孙皇后的父亲都不知道。

但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就一定知道一个成语“一箭双雕”。这“一箭双雕”的典故就是说的长孙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