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三郎不想说话(第2/3页)

事情果然如李玄霸所料。

饭菜才刚摆上桌子,独孤老夫人就差人来寻窦氏。

听到李建成与友人玩闹到半夜,导致李玄霸睡眠不足身体不适后,独孤老夫人出于对两个孙儿的疼爱,没有继续派人催促窦氏。

窦氏得知了此事。她什么都没说,只把李玄霸抱起来亲了一口额头。

李玄霸羞窘不已,逗得窦氏笑如银铃。

李世民立刻往窦氏怀里钻:“我也要!”

窦氏笑着把李世民揽住,也在李世民的秃脑门上亲了一口。

李世民开心极了,扭来扭去扭成麻花,差点把李玄霸挤出去。

李玄霸本来想顺势逃走,谁知李世民一把拽住快被他挤出去的李玄霸,非要李玄霸和他一起赖在母亲怀里。

李玄霸直翻白眼。热死了啊啊啊啊!

【哥,该用饭了。】李玄霸提醒。

李世民这才停止撒娇,乖乖回到座位。

仆人已经将食物全部端了上来。

隋唐的饮食受魏晋之后民族融合影响,贵族喜好胡食,烹饪食材倾向于牛羊肉、奶制品和面食,烹饪方法多是运用了大量香料的烤炙。菜肴越豪迈越显得主人家尊贵。

比如放了一斤羊肉当内馅的巨型胡饼“古楼子”,就是贵族宴请时的必备菜。

隋唐贵族和平民生活差距极大。对平民而言,胡食是奢侈品,食物以粟米、糙米、麦饭和豆饭为主,辅以蔬果等素食果腹;贵族桌上很少出现蔬菜,认为蔬菜是平民才会吃的低等食物。

当然,贵族虽不吃蔬菜,也不会缺少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因为他们正餐之余会吃很多新鲜瓜果,还会把菌菇鲜笋莲藕等山珍混着牛羊肉一起吃。

这时商业饮食也不兴盛。

隋文帝建大兴城后实行坊市制度,除了少许节日,商铺只有白天才能开启。所以平民饮食文化很粗糙,坊市食肆多提供果腹食物。贵族宴请都在自己家中吃“私房菜”。

这时菜谱是传家之宝,女子出嫁都要带一两道菜谱压箱底。

一直到了贞观后期至盛唐时,百姓生活变好,坊间酒楼才多了起来。但上行下效,稍微高档一点的酒楼也是以豪放的胡食为主。

到了宋时,崇文抑武之风盛行,又不再重农抑商,贵族饮食才从豪迈变成雅致,饮食文化才从贵族下沉到民间。

隋唐宴请时,主宾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手拉着手一起载歌载舞;宋朝宴请时,主宾细嚼慢咽拈须抿酒看歌女舞女轻歌曼舞。豪迈和雅致,只是习俗差别,没什么高低之分。

唐国公府是隋朝顶尖的勋贵之家,家中每顿饮食自然都很豪放。

今日厨房里备的主菜是烤乳豚,金黄色的外皮上涂满了混合着价值千金的西域辛香料的蜂蜜,乳豚肚子里是半肥半瘦的羊肉丁。

经过厨子精心调控的火候,羊肉的脂肪和乳豚的脂肪混在一起,与胡椒等辛香料刺激的香味糅合在一起,鼻头一动,就口齿生津。

除了烤乳豚,桌上还有一叠巨大的烤胡饼。

一张什么馅料都没有的胡饼就要足足用掉半升的精面粉。寻常成年人只需要两张胡饼就能饱腹。

唐国公家的可不是素胡饼。胡饼上堆满了奶酪和肉丁,融化的奶酪溢到了盘子上,乳香扑鼻而来。

窦氏让下人退下。她在撒着花瓣的水中洗干净手后,拿着明亮如雪的小弯刀,亲自给两个孩子切肉切饼。

李世民没有用筷子,一手拿刀,一手拿肉,吃得满嘴流油。

李玄霸则让人做了小餐刀小叉子,慢吞吞地将饼和肉切成小块,斯文地送入嘴中。

李玄霸:【西餐正统在唐食。什么披萨,请叫我胡饼!】

李世民叼着肉抬头看向李玄霸:“什么屁撒……咳咳咳。”

刚洗干净手中油污的窦氏,赶紧给噎住的李世民拍背。

她无奈地看向李玄霸:“三郎,你对二郎说了什么?”

李玄霸道:“我没对他说话。”

李世民灌下一大碗奶把喉咙里的肉冲下去,长了一圈奶胡子:“你说了!你说什么西餐,屁撒!”

李玄霸道:“我自言自语,没让你听。”

李世民道:“我也不想听啊。所以什么是屁撒?”

李玄霸道:“胡人口中的胡饼。”

“哦。”李世民失去了兴趣,奶胡子也懒得擦,继续抱着猪肘子啃。

窦氏笑了笑,开始用餐。

李玄霸瞥了一眼母亲比自己还慢的用餐速度:【快问娘,饭菜是不是不合口。】

李世民咽下口中的肉:“你怎么不自己问?阿玄,不要偷懒,请自己开口。娘!阿玄问你饭菜是不是不合口!”

窦氏露出疲惫的微笑:“有些腻。等会儿我多吃些瓜果就好。”

李玄霸看着满桌的烤肉烤胡饼。人在疲惫极了的时候闻不得荤腥味,娘亲看来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