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万寿圣节!(第3/3页)

“尤址,倒酒!”

老太监其实有些担忧皇帝身体,但天子气势太足,他还是照办了,

朱厚照呢或许是有几分酒气上头,酒杯端在手中,眼睛微眯,身体微微前倾,“朕,幼承先皇遗志,甫及弱冠,遭逢国事维艰,鞑靼犯境,烽火连天。彼时,朕坚毅果决,命精锐北伐,以雷霆之势荡涤虏氛,复我边疆安宁。自此,北方频仍之边患得以扭转,长城内外再无胡马嘶鸣!此朕初登大宝,肩扛社稷重任之第一功绩也!”

“继而,朕励精图治,深知治国之道在于安邦固本。于是对外开驰海禁,令商贾远航四海,互通有无,既富国库,亦增民利;对内铲除权奸,整顿朝纲,使刘大夏等霸臣之流无所遁形,杨一清等忠良之士施展抱负。其间,平定安宁二逆叛乱,不使祸乱地方,稳定国家大局。此朕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之第二功绩也!”

“而经年来,朕深悉民生疾苦,且念及兵农之本,遂下令清理军屯积弊,整饬边防,恢复农田,使得军力壮盛,农桑丰饶。不久,诏令天下,清丈田亩,公平赋役,革除旧弊,统一货币,简化税制,减轻黎庶负担。更不论改革宗藩制度,裁抑滥赏,规范禄秩,使宗室子弟各安其位,毋致滋蔓。此朕重塑田赋之制,去除税法杂乱之第三功绩也!”

“回顾朕御极三十五载,谋必断,战必胜,内修政理,外抚四夷,实欲使我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康宁。然知天命之年,犹觉任重道远,不敢稍有懈怠。今日群臣欢聚,共贺朕五十寿辰,实乃国泰民安之象,朕心甚慰。愿借天地之灵,继续砥砺前行,不负先祖之托,不负万民之望,期颐之际,回首往事,能告慰列祖列宗,

朕无愧于大明之君矣!”

说罢,他仰头一饮而尽!!

至于坐下皇子、勋贵、重臣无一不心灵震颤、目露敬仰。

最为豪情也最为直接的四皇子豫亲王忍不住沸腾的热血,高声唱曰:“父皇内安邦国,外抚四夷,文治武功,德披苍生,实已超越历朝圣君,真乃千古第一雄主也!”

朱厚照虽是马屁话听多了也不禁觉得心中畅快,因为他这个老四不会说如此不实在的话,了不起他就不说了。

而在一众臣子之中,严嵩是从正德初年就在朝堂的,虽然当时是微末小官,但也是亲历,仔细回想起来,当今天子真是做了太多太多,他本想赶紧拍马屁,

哪知道夏言走在他前头,起身举杯说:“昔观古之圣王,或以文治武功名垂青史,或以仁德教化流芳万世。然今观吾皇,其文韬武略,仁德英明,远超前代,堪称集众贤于一身。臣等有幸躬逢盛事,共瞻龙颜,莫不欢欣鼓舞,感怀至深!值此圣寿之辰,普天同庆,臣再祝吾皇洪福齐天,万寿无疆,永续煌煌之伟业,垂范后世,光照千秋!”

夏言也是性格刚直之人,他之所以这么说是他真的心悦诚服。

而朱厚照也不谦虚了,“今日当真痛快!”

至于往后的日子,严嵩、夏言等一众干臣,胡宗宪、马芳等后起之秀也又怎么可能不遵天子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