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启航(第2/3页)

而在第一批水泥到货之前,这些奴隶需要先将选线路面上面的附着物清理掉,相当于先开出一段平坦开阔的路面。

剩余的人手还要去砍伐木柴,为他们自己搭建一个简易的住所。

因为人员聚集,所以不少商贩开始在南京城的西南边摆摊儿,这里本来就是一片空地,连个名字也没有,后来人们知道了,这里是南京到南昌直道南京项目部。

是的,在欧阳铎还没到任的时候,这已经开始了。

实际上,朱厚照感到轻松的是,他终于不必在为了某个大事情而特别结实,修路这属于传统概念的里的善事,

比如赞扬某个乡绅员外是个大善人,那么他的事迹中有时会有修路这么一条。

所以这符合上上下下人的想法以及利益。

利益不必多说,国家拿了钱出来花出去,工程类投资也不是第一回了,现在人人都知道里面很多环节都可以赚钱。

想法么,这当然是正德朝又一个标志性的善政。

见欧阳铎的过程也很轻松愉快,

但这次朱厚照得和他们玩点儿不一样的。

他后来还秘密见了锦衣卫指挥使韩子仁,平常的小贪也就算了,这种超级工程如果不查得紧一些,放任这些人乱来,搞得不好最后的损失会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当然了,外面是歌照唱,舞照跳。

欧阳铎出宫回到自己的住处,看到堆成小山一样高拜帖也是明白了什么。

然后他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动作,他没有待在这里,而是转头去拜见了顾人仪。

顾人仪也见了他。

这是一处建在高层的阁楼,也算是建筑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又一例证了,要么说外国人来了这样的大城,看着几十米的高楼之上还有精美阁楼都惊讶的瞠目结舌呢。

“今日,见了皇上了?”

“见过了。”

“也算崇道(欧阳铎字)来得巧,你再晚来两天,皇上就要出发去杭州了。”

欧阳铎初来不知,问道:“敢问顾阁老,皇上去杭州所为何事?”

顾人仪静静地说:“为了产业大计,皇上见了南洋公司总制顾佐和浙江巡抚汪献,后又宣召诸臣廷议,确立了国内发展棉纺织业、南洋发展香料贸易的双产业格局。为此,又成立了一家直属于皇室的香料贸易公司,取名‘远途’,再过几个月它的股份还会对外出售,崇道若是有兴趣也可以买。”

这些事欧阳铎在山东巡抚的任上听说的不多,那地方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读传家。

“如今的大明在毕竟的治理之下,还真是日新月异。”

“听说西洋人迷恋香料,不过西洋人的手脚不干净,所以接下来内阁还要建议陛下多造战船。”

欧阳铎又是一愣。

这叫顾人仪看出来了,“怎么?是不是觉得与听说中的那个顾首辅不一样?”

“顾阁老见谅。确实……确实是有些不一样。”

“外人都说老夫是清流正统,是与张璁完全相反的人,近一年来似乎也确实如此,施政以仁、用人以德,减免赋税、止兵罢战,这都是老夫去做的事。不过老夫所考虑的不是清流怎么想,而是如何有利于大明。多造战船乃是为了止战,老夫可没蠢到认为善意就一定会带来和平。”

这番话一说,欧阳铎心中有几分亲近之意,

因为顾人仪这个人在他面前真实了。

所以忍不住有一种知己相遇的感觉。

但正要放松之间,忽然惊醒:一朝首揆怎么会如此简单?

别的不说,交浅言深这种忌讳他肯定明白,而之所以看起来说了心里话,大概也是一种‘话术’。

这样想来他不禁佩服,不愧是人精中的人精,只见面的几句话就快赢得他的‘好感’了。

不过,他能混成阁老也不简单,毕竟识破了嘛,然而逢场作戏,识破也只能当做未识破。

“顾阁老见谅,原先下官一直在地方,还真是有些误解……不过今日听阁老之言,方知阁老也是性情中人。既如此,下官也就不隐瞒了。”

顾人仪一摆手,“有什么事情尽管讲就是。”

“便是这全国道路网建设指挥部指挥使一职……这完全是个新生的职务,在此之前还未有过,而皇上又期许甚重,下官心中倍感压力,不知如何才能做到尽善尽美,若是顾阁老有所见解,还请不吝赐教。”

“赐教谈不上,其实皇上应当也与崇道说了吧。”

欧阳铎点头,“说了。总体就是那首汴河怀古。”

说起诗词,顾人仪这个大学士当然没问题,他感叹念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千百年来,朝代更迭,天下几经易姓,但留下这等惠民之业的却是不多,皇上是希望崇道将此路修成,千载万世之后也仍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