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景旸归国(第2/2页)

不管如何,这是天大的功劳,必定要大大嘉赏。

而且他内心激动,因为咱们汉人也有远航的壮举,大航海时代不只是西方的独舞。

“额……你这样……”朱厚照已全无困意,但是一下子想说得太多,竟不知从哪里开始讲。

尤址陪了一句,“景旸回归,此乃大喜之事,陛下稍缓心绪,有什么吩咐奴婢们去做就是了。”

夏天凉快,朱厚照直接掀了薄薄的绸缎起身,“去看看,侍从室还有没有人。”

说完他等不及了,干脆自己就往外走,“还是朕直接去吧。”

他出殿门往左下方瞧,那边一排五间屋子,就是侍从室的办公之地,为了随时听候他的宣召,所以就放在了他的寝宫边上。

顺着台阶而下,几步路便到了。

尤址在后面追,“陛下,您千万小心!”

朱厚照才三十多,比这个老太监腿脚好多了,他走起来轻便得很,而且远远得望着这里有灯火,正觉开心。

何廷仁、关延卿、徐阶三人大概是听到外面的动静,所以不等皇帝抵达,他们已经出门,并在门口排排站好,对着皇帝行大礼,“臣等参见陛下!”

“免了,免了。进来说话。”进去之前,朱厚照对着气喘吁吁的尤址吩咐,“你不必在这里了,去弄点吃的喝的来,朕口渴,肚子也有些饿了。”

“是!”

于是乎尤址又开始往回奔,可算是将他这把老骨头折腾惨了。

虽说这次是特殊情况,但如果让皇帝饥、渴久了,传出去,说不准还会有御史来弹劾他。一个不小心再闹到皇太后那里的话,那他更得不着好。

这边。

朱厚照走进去之后,一看屋子里纸张、书籍堆得到处都是,他原来是觉得这里应该会有一个人,没想到三个都在,心绪慢慢平静下来后说:“你们辛苦了。”

“勤劳王事,岂敢言苦?”何廷仁躬身说道,随后又问:“陛下,臣等斗胆,不知……陛下深夜到此,是出了什么事了?”

“喔,好事。”朱厚照在刚刚已经把一些个想法都理顺了,“性之(何廷仁字),朕刚刚收到消息,奉旨出访列国的景旸回来了。等天亮以后,你去内阁传旨,请内阁会礼部准备迎接、升赏和庆祝等一应事宜,会兵部尽快议定牺牲将士的抚恤、家人的安抚等事宜、会外务部准备外国使节的接待等事宜。”

景旸?

三个人眼睛都睁大起来,显然都是没有想到。

朱厚照分外重视此事,所以将来一段时间,不管是实质上的迎接,还是礼仪上该到位的地方,朱厚照都不会逃避,这是他的职责,偷懒也不该再这个时候偷懒。

他作为皇帝,是一个标志、旗帜,要向世人显示朝廷鼓励大明对外沟通交流。

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其实只要没有闭关锁国,自缚手脚,那么我们基本上是不太会落后世界太多了。

至少不会像朱厚照记忆中的那样多。

“微臣遵旨。”何廷仁自然知道天子重视,所以也不拖延,说着就去提笔写了起来。

皇帝正好也在,侍从室出来的意见,他在后面也会圈几个字,比如:同意、照此办理、速速办结等这一类的话,这样就是皇帝的旨意,内阁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的正文内容会稍微常一些,都朱厚照自己写,那工作量就大了。

朱厚照大致扫过一眼,这些人在文字上是不会让他挑出毛病来的,“景旸到热河估计还得一个月,所以所有的事情都要在一个月内准备好。”

“微臣明白。”

朱厚照想了一下应该没有遗漏,于是又面向这三人,“你们都不回去睡觉,想来是在整理白天所讨论的事项吧?”

三人纷纷点头,

“好,左右也睡不着了,白天没怎么听你们说,趁着这夜色安静,咱们再稍作论述,也看看你们写得如何。”

关延卿心中不忍,“这怎么使得?陛下龙体要紧。就算有不明朗之处,也该臣等三人先行琢磨。”

实际上朱厚照心里激动,他也睡不着了,“行了,朕也睡了有三个时辰了,偶尔如此,无妨的。”

而在外面,尤址再回来的时候看到侍从室里的灯光照旧,三个人影也变成了四个人影,他抬头望望月光,吩咐身边人:“天亮以后给内阁递个话,叫他们给皇上留些时辰休息。”

夜晚、寂静,宫殿又显得旷阔无人。

唯有那一扇窗里仍然烛火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