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请父皇明察!(第4/4页)

“那福郡王说是臣指使,可有实证?”

“这还不简单?将你的那些党朋抓来,一问便知!想来这等小人也不是什么硬骨头!”

此时的朱厚照还一句没说,

可自己的心腹大臣已经和皇长子吵了起来。

这事来得突然,朱厚照得细想,走私的银子到底怎么出来的?

载垨是什么目的……他又该怎么处置……

……

边上,尤址看天子一直不说话,便上前,“皇上,昨日叫了少府令范玉昌入宫,现在已在外面等着了。”

少府令原来是顾人仪。

现这个人已经入阁了。

范玉昌是原来王炳的孙女婿,是天子特意简拔入侍从室的人。

因为当初是给人选夫君嘛,自然是选了个性格方正,道德高洁的人。

所以这范玉昌还真是朝中为数不多的清流。

他也是二甲进士出身,入侍从室待了几年,后来外放为一省布政使,两年前调到京里担任少府令。

至于少府这个机构,最初起家的时候是需要一些商业头脑的,毕竟你得知道怎么把一家粮商从无到有的建起来。

但它比南洋公司更加具有行政色彩,而且它的触角主要在国内,这就是垄断,所以少府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机构,反而是政治机构的色彩更加浓重。

粮商、船厂,一些皇庄、皇店这样的商业内容在少府中属于一小部分。

少府更多的是管着重大的项目,比如当初的两京官道,还管着几个不夜城。

还有如京师规划司、企业管理司等,这都是行政职能了。

所以少府令并不需要多么有商业头脑,只要懂得行政管理就足够了,当得好布政使,就能在少府令上试一试。

再有,少府令是很容易滋生贪墨的地方,

让范玉昌这样的清流管,多少还能节制少府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而这几年来,少府也经历过不止一轮的机构变动。

实际上就是因为有大明南洋公司,少府原先的一些商业职能逐渐有些尴尬,自然是要改掉。

朱厚照则是逐步了强化少府的行政色彩,一些新兴业态不知道归属哪个部门的,都会被他划入少府当中。

企业管理司,就是典型的一个。

因为民间商业大兴,各种各样的作坊都出来了,为了加强对这些行为体的管理,企业管理司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的大明,你只要到开门做生意,那是一定要到县衙注册领取独立编码的。这是少府向下派发的职责,相当于知县多干一件事,多一本账,倒也不难。

这些编码和许多都联系起来,比如商品过海关、比如缴纳赋税。

而且你和人发生交易,这个少府的证明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你的财产可不受保护,换句话说被骗、被抢那也只能自求多福。

这使得交易人也很注重对方的来路,不小心的话,被骗的倾家荡产可就惨了。

第二个比较大的部门,就是京师规划司,这是专门负责规划京师发展的,不必多言。

除了这两个,还有国资处置司,便是船厂、军器局、火炮局以及一些皇庄皇店等。

之后便是项目管制司。

项目管制司最早是为了管理朝廷设立的大项目,可到了后来主要是私人资金筹备的大项目要接受少府的审批管辖。

最后还有一个部门被少府给合并了,便是盐铁管制司,实际上茶也在其中,只不过名字就先这么叫了。

全国各地的盐商也要受少府节制,当初定好的拍卖啊、行盐啊,都属于少府的份内职责。

所以说,少府虽不像大明南洋公司直接开展什么生意,但是它的权力可也不小。

尤址这个时候提到少府令,也是有眼力见,给皇上打个岔。

不过载垨有几分大胆,大胆又很容易变为鲁莽,他既已进攻,便要一气呵成,“儿臣所奏之事,父皇若是不信,可宣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前来询问对证,再遣官赴山东、南直隶、浙江等沿海省份,看看是否有儿臣所说的官银走私之事!”

朱厚照眨巴着眼睛还是一句话没说,他的食指也在奏疏上轻轻磨出一阵‘沙沙’声,不久范玉昌走了进来,见到有人还有些意外,

“臣少府令范玉昌见过陛下!见过福郡王、裕郡王,见过张阁老。”

“平身吧。”

朱厚照脸色沉静,虚抬手臂,而脑海之中亦是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