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子气度(第2/2页)

这一刻,是李东阳自己都不曾想过的。

“李少保,你怎么了?为何不接旨?”尤址是做个好人,提醒其他人,是不是李东阳身体问题,站不起来。

毕竟卧床那么久。

其实李东阳是鼻头微酸,这些年他渐渐积累的一些后悔到此刻达到了最高潮。

他没有履行好对弘治皇帝的承诺,那个辅佐当初皇太子的承诺。

十年了,他都干了些什么呀!

如今这个大明盛世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后悔、惭愧和痛苦几乎将他淹没,一个老人家在此时留下泪来,“臣、臣不敢接旨,臣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先帝,也对不起大明这江山社稷啊!”

尤址能听得出这种时刻,一个人是否说的真心话,他其实都有些感慨,“事到如今,李少保又何必如此?至少陛下与李少保仍然算是君臣相得,而且八年巡抚应天,也算是一段佳话。”

“微臣尺寸之功,难当陛下恩赏!”李东阳确实流了泪。

“接旨吧。不要辜负了陛下的良苦用心。”尤址转头,他点的是外面的那些人。

只要李东阳还是巡抚,这些烂事他都逃不掉。

所以皇帝此时免他的职,其实是免除他的一些麻烦,都病成这样了,受不了这些事情折腾。

这一层,李东阳是想到的。

不管如何,圣旨不能不接,所以他还是艰难站起了身。

同样的另外一边的审案大堂,也有人在宣读圣旨,这份的旨意大意同样令人震惊,大意是:内阁大学士王炳,才识卓越,品行方正,今特命其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等府……此职权重任重,宜深思熟虑,慎行权谋,恪尽职守,夙夜匪懈,以使政通人和……

没有错,皇帝让王炳兼巡抚应天。

这当然是个临时过渡。

不过子在这种关口忽然卸去李东阳的职,而让王炳来兼任。

这就是一种态度。

王炳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道旨,他现在还是应天巡抚,许多事做起来就更可以名正言顺了。

皇帝说他是铁骨头,这就是。

“缇帅,从明日起,咱们这审案的大堂要地儿了。”

毛语文拱手,“下官先恭喜阁老,职虽不大,但重,且是陛下信重的。”

“这不是老夫之功,这是皇上的决心,天子的气度!”王炳晃着手中的圣旨。

同时心中在想,读史是一回事,那不过是几段文字几篇文章,但真的侍奉天资聪颖、英明果断的帝王又是另一番感受,它是鲜活的,是读文章所不能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