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皇帝宣见(第2/2页)

“今日叫你们过来呢,一是让朕见见你们,另外一个,也叫你们见见朕。要见见你们……”朱厚照说到这里起身下了台阶,“是因为朕自登基之初就说过,天下官员,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你们这些知县、知府,朕也在挑选上费了一番心思,所以今日在座的各位都是优中选优选出来的。要你们也见见朕,是让你们都看看,自己卖命的皇上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他的品德如何、长相如何。有些人,当了一辈子官,还没见过皇上,那岂不是很亏?”

“哈哈哈。”

皇帝口才很好,也说得有趣,他们纷纷笑了起来。

“好好,”朱厚照探出头,仔细的瞧了瞧这些人,“你们,哪些是知县呐?站出来。”

哗啦啦的,大概有几十个蓝袍官员全都走了出来。

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朱厚照挑了唯一一个看着最年轻,像是刚刚蓄胡子的一个人,指着他,“你出来,出来。”

“臣遵旨。”

此人走上前,一撩袍子跪下。

“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县任职?”

“启禀皇上。臣乃临朐知县关延卿。”

“嗯。临朐有多少户、多少口、多少丁?”皇帝语速极快。

此人拱手,朗声而对,“禀皇上,全县两万七千五百余户,十万三千九百余口,在册丁壮三万八千二百余人。”

朱厚照继续,“有多少水田、多少旱地?”

“全县水田六万八千八百余亩,旱地三十一万五千六百余亩。”

“嗯。”皇帝满意的点头,“希贤公,他说的准确与否啊?”

“回皇上,关知县所言句句属实。”

“看来不是个颟顸、混日子的知县,朕虽看不到全貌,但管中窥豹,可知全县各类事务均在你这个知县的心中。”

刘健立马自得的说:“陛下,山东各府、县官员臣都一一考校过,若是无德无能,臣不管他是何背景,断然不会容他。因而,陛下可一一提问。”

朱厚照心惊,“每一个都是这样吗?”

“每一个都是。”

“是你说的,朕就信你,朕就不一一考问了。看来山东之所以为山东,还是有些道理的。”

刘健继续上前,“陛下,臣在奏疏中上呈过,在济南,臣动员百姓建了一处成片的万亩红薯田,陛下若是有意,臣愿领陛下一观。”

朱厚照微微转过头。

杨廷和心领神会,“当初推广红薯山东力度最大,希贤公所说的万亩红薯,也是真的。”

“那是要看。盛世的天下是如何的壮美,朕岂可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