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这场仗是谁指挥?(第3/4页)

库台抓住这个间隙,大刀向前:“冲锋!!”

轰隆隆的马蹄声,让薛斯都有些紧张,不过他并不在正面。

实际上,库台这三千人已经被他给围了,多亏了百姓的领路,他才做到了这一点。

当然,能不能挡住那是另外一回事。

看火把辨认方向,薛斯知道库台是向他们的右方突进。

他马上指挥,

“按照计划,不受攻击的方向快速进军!升起信号!”

所谓信号,也就是很简陋的一个烟花。

但在黑夜之中分外显眼。

薛斯知道,到了这个时候,他再躲着,是不会有人替他卖命的,只能身先士卒,冲击着大喊:

“进攻!!”

随着他的命令,士兵们举着盾牌,手持弯刀开始向鞑靼士兵接近。

这些卫所之兵,在这几年不能说没训练,毕竟正德皇帝还是重视,但军屯、军饷的问题没解决,训练的也不是很多。

好些人是看着主将,而自己不太敢接近,主将冲了,身边的人似乎也在冲,那么便跟着冲了。

碰到几名鞑靼人,前面的人是被后面的人推着前进,但总算也上前去打了。

有些人不敢正面对敌,就在背后砍马腿。

反正杀声震天,人叫、马叫,乱作一团。

库台一看这样不行,人实在是太多了,他粗略一估计,也是数倍于他的敌人。

锵!锵!

库台连续砍杀两人,便对着身边的部下说:“找人!找到明军的主将,我去砍杀了他!”

“四面都有敌人,不知主将在哪里!”

薛斯其实是在他的右方,从肋部进行攻击,这么多人冲上去,鞑靼部队马上开始承压,肋部也向内收缩。

猛冲猛打的鞑靼士兵在初期的顺利之后,很快便逐渐分散开来,明军士兵不敢单独接敌,便好几人围着一个打。

薛斯一看,士兵的勇气根本不够,心里担忧,可别小命丢在这,于是心里快速的算了一下账,然后大喊,“割一头颅,本将赏银五两!”

就是全杀完也就是一万五千两,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们也总算有了些拼命的劲头,

“这五两,让我来拿!”

亢奋的状态来了,明军士兵一拥而上!

鞑靼人一旦反应不急,或者是马匹受伤,便只能被拽下来,然后就是数不清的拳脚刀锋,稍微受伤,则更容易被围攻。

噗!!

头颅落地,鲜血喷涌。

“我的!这是我的!”

薛斯一看,有这样有够了,他冲劲大起,盯上了面前的这几十人,“先围住他们!上!”

实际上,受压的明军那一侧,战况很惨,只不过大晚上,战场上吵闹,太黑相互之间看不见,太吵也听不见,许多人只关注到眼前的敌人。

而区区三千人马,一旦陷入这种苦战,伤亡也很快起来了。

库台来回转战,他可以冲进明军阵中再出来,只不过后方隐约传来的不好的消息,让他有些担心。

“跟我来!”

要说勇也是他勇,库台不作他想,竟然返身要再杀过去!

战马奔腾,但为时已晚。

因为冯通阿、邓子彦已经领人出现在正面了,他们本来的职责也是帮忙堵住薄弱之处。

两个青年小将,比之薛斯的气势要好许多。

冯通阿还聪明一点,他一边冲锋,一边大喊,“保粮护田!保粮护田!”

这是最通俗的话语。

许多老百姓,在临战的一刻有些害怕的,这个时候也受此感染,于是这一路行军并不算整齐的‘军队’,反正也叫喊着往前冲!

“保粮护田!!”

“保粮护田!!”

……

有些人没有趁手的武器,就把已经倒下的明军士兵的刀给抽了过来,

呜哇大叫的人们仿佛有用不完的勇气。

潮水般的攻击从四面八方而来,

尤其是“保粮护田”的口号,它喊得震天响,就说明友军很多!

薛斯都受到可能胜利的鼓舞,撕心裂肺的大喊”

“鞑子要败啦!鞑子要败啦!”

砰!!

又一匹战马倒在地上。骁勇的鞑子士兵虽然马上起身,但三五人一下子冲过来,多数人也支撑不了几下。

啊!!

库台身边的属将,被乱枪扎中了大腿,他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得突围!明军越来越多了!”

库台自然也知道,这些人虽然不像紫荆关守军那么勇猛,但是他们在这种地方被围住,还是大晚上,实在也放不开。

骑兵冲不起来,叫什么骑兵。

“走!撤退!”

强悍的战斗素养告诉库台,不能再拖了。

于是乎围绕他的几百人一合力,一下子开始盯住一个方向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