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正德一世,无惧四夷!(第2/3页)

但他几次在草原上和鞑靼人接战,自信心早就已经培养了出来。

相比起来,他边上的亦不剌更为不自在,

以这样的身份来到大明京师……

他望了一眼他们这支队伍比较靠边的马荣。

他归降以后,便逐渐知道,就是这个家伙使得坏主意,逼他杀了乌鲁斯博罗特,弄得他草原也回不去了。

“宣,大同总兵官,周尚文觐见!!”

今日的京师,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蓝天之下的紫禁城似乎在视线中变得更加清晰,一排排的侍卫持枪竖立,尽头处、台阶上的太监声声高呼,声音如浪潮一般息了又起。

“宣,蒙古永谢布部落首领,亦不剌觐见!!”

朱厚照面南坐于奉天殿,今日他身穿明黄色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虽是白面小生般稚嫩,但是端坐正殿龙椅,目视前方而有余威。

这是实权的皇帝,手中有文臣、有武将、有厂卫、还有他娘的银子!

殿外阶梯尽头,周尚文的身影步步升高,直到露出双脚,稳步入奉天殿,身后是两名副将,以及亦不剌及其亲信两人,共五人入殿。

这种场合要行大礼,周尚文撩袍而跪,

“臣大同总兵周尚文,奉旨剿套,受命出征,赖皇上洪福,斩敌千余,凯旋而归!”

朱厚照自然是喜悦,不过他并不会如此放纵,而且眼神中带着些好奇看着那个亦不剌。

大明朝的奉天殿,也迎来一个万户部落的首领。

亦不剌没有汉臣那种‘直视皇帝就是不敬’的概念,他反而是多看了皇帝好几眼,心中想着都说此人雄才大略,有其祖之风,亲眼一看,原来还似小孩一般。

也难怪,朱厚照毕竟是十五岁,如果常年与他接触的大臣,可能会渐渐习惯他已经很成熟的性格,但初来乍到的人一看,那就是个脸上皮肤很娇嫩的小孩。

这让他心中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小屁孩儿啊!

“大胆狂徒,竟狂悖至此,安敢见我皇而不下跪?”

礼部的林瀚从入朝到今天,第一次讲话那么大声。

朱厚照嘴角弯弯,露出微微的笑意,这个时候可不是讲平等友爱的时候,他就不说话。

林瀚讲完后,大殿之内又有臣子不满,

数道声音响起,亦不剌这个老头儿,即便再觉得别扭,也只能向这个少年天子屈膝下跪,

看着他矮下身来,周尚文心里松了一口气。

“永谢布首领亦不剌,见过大明皇帝陛下!”

朱厚照看得出来,这个胡须泛白的老头儿做出这个动作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

“陛下!”大明的臣子们个个嫉恶如仇,开始历数永谢布的罪状,“弘治十四年、十六年,此人领兵万余犯我宣府、大同,杀我百姓,掠我子民,抢夺丁口数万、牛羊无算,臣请陛下诛杀此人!祭告祖宗之灵,为我万千百姓报此血仇!”

“臣附议!”

“臣附议!”

“请陛下斩去此人!”

……

朱厚照没有一开始就压制这些声音,本来也很难压制,大明与鞑靼有血海深仇,有些远见和智慧的人才知道如何做理性的选择,可大多数人都不是理性人。

另外,这些鞑靼人想必也不是真的服,所以对待这种人,光是示弱、讨好是没有用的,有时候也要让他们瞧瞧汉人的那种要杀人的狠劲。

与其让他感恩,不如让他恐惧,因为他对于拳头的理解远远甚于恩义。

这样发酵了一会儿,任这些声音自行散去,

朱厚照才开口,而且先问周尚文,“周爱卿。”

“微臣在!”

“达延汗的次子,真的命丧于此战?”

“回陛下!千真万确!”周尚文说的斩钉截铁,“永谢布部落中,有多人识得此人,绝不会错!”

“好!”

有他这样的回话,朱厚照心里稳妥多了,

至于是不是亦不剌所杀,他作为皇帝,不适合在这种场合问。毕竟那个手段并不优雅。

“年初之时,朝廷定议剿套之策,当初朕也没有想过爱卿会有如此战果。自古圣君有言,有功不可不赏,有过不可不罚,此赏罚之道也!今你有大功于朝廷,朕意,加太子少保、授兵部尚书衔,仍掌大同诸事。赐号大明定国将军,兼领精锐骑兵两万!”

明朝,总兵已经是很大的武官了。不过当初朱元璋定制的时候,总兵官阶无定制,但定国将军则是从二品的武官,这是有记录的。

而大明朝重文轻武,到二品这个层次,再立个功的话,就要给他封伯了。

不过复套并未真正成功,此时封爵,稍显过早。但他这个毕竟是军功,而且还‘俘虏’了一个首领回来,因而赐其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