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扬州!扬州!(第2/3页)

譬如说,和皇帝有特别关系的宗亲等案件。

刑事所则是平时查办案件。

朱厚照在锦衣卫推行一级管理一级的模式,副指挥使直接管理千户,千户由副指挥使自己选定,只需履行一个上报请求批准的程序即可。

一般没有特别情况,朱厚照不会否定他的推荐。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放了一个人在管理北镇抚司这个位置上,就要给他这样的权限,让他能够掌控这支力量。

如果你已经不放心这个人了,就不要让他在锦衣卫干活。

此次扬州之行,就是这两个千户领衔,刑事所自然负责办案。

而内卫所即内部安全保卫,实际上带有一些维稳的性质,它的职责便是利用各处安插的人员,尽量提前摸排到一些不稳定因素。

虽然说几个商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这次案子不小,内卫所力量先期到达预定位置,这也是应该要做的。

此外这两个千户所分属两个镇府司,而两个镇府司之间,也就是毛语文和韩子仁之间实际上存在某种竞争。

皇帝故意提起韩子仁就是这个目的,干得好的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没有什么专门的‘指挥使接班人’。

这就让刑事所和内卫所的人也都有个顾虑,即你做的事情,万一没搞好,很有可能就给对方告上去了。

刑事所千户为叶瞰,二十来岁,年纪不大,是毛语文一直任用、提拔起来的人。

内卫所千户是个读书人出身,是韩子仁原先的朋友,名为骆承林。

圣旨如何交代他们是非常清楚的。

骆承林低调入扬州,谁也没去找,

内卫所就是要当好暗中的那只眼睛。

所以他一身便服,似百姓模样,就是住也是住简易的客栈。

只不过客栈的老板有些特别,他在确认四周无人时转进了骆承林的房间,跪下就说:“下官贺谷见过骆千户。”

骆承林是个长得特别漂亮的男人,甚至有股阴柔气,他读书只读到秀才,举人是实在考不中,后来就跟着自己那高升的朋友在锦衣卫里讨饭吃。

“若本官所料不错,圣旨已经提前到了扬州。贺总旗,近来扬州各处可有什么异动?”

掌柜模样的贺谷点头说:“有的。扬州有个盐商会馆,已经成立了几十年,近几日他们时常聚首,暗中相商。可惜属下无能,没能安插人到会馆的里面,他们对谈的内容也就无法掌握。”

骆承林抓着杯子轻轻摩挲,“南镇抚司改组后时间本就不长,扬州也是今年正月才开始布局,你能在此处稳下来已经不错了。盐商会馆里想必都是身价不菲的人,安插不进人也可以理解。”

贺谷大喜,他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体贴的上官。

只不过骆承林的话还没讲话,他似乎也有些高兴早了,

“但是圣旨已经下了,本官也来到了扬州。这也就意味着,皇上随时可能宣韩副使入宫禀报此处情形,到时候韩副使说不出什么东西来,陛下想必不会轻饶了他,自然的,他也不会轻饶了我这个属下,我也没有办法,只能杀鸡儆猴,让你们也知道圣旨不可违。”

“骆千户哪里的话,属下等绝不会违背圣旨!”

“这句话要用行动证明的。尤其锦衣卫历来是北镇抚司出尽风头,这是韩副使一块心病,所以这次扬州案,务必要办得漂亮,这是关乎脑袋的大事。当然,本官说要快,不是说瞎干,内卫所的事情有些特别,不能够让人察觉我们的存在,所以还是要注意暗中行事。”

贺谷已经被扶了起来,他拱手作揖,“请骆千户吩咐!”

“内卫所要确保的是没有人能够挑动起恶性事件。尤其在开始抓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本官带的人近期会分头入城,到时候各家盐商都要盯好。你就负责扬州城内的消息传递,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向本官禀报。”

“是!”

“……也包括刑事所的人行事。”

贺谷听得明明白白,但他没有多问。

南镇抚司要出头,有两个办法,一个自己干的好,一个说对方干得差。

这种设置有时候确实容易让他们相互之间扯后腿。

但同时也是相互监督的手段。

任何事都是有好有坏,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朱厚照难道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人会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吗?这是官场上的基本常识,哪里需要去想。

另外一边。

刑事所千户叶瞰则是骑着马进的扬州城,

他一来扬州的商业都凋敝了几分,便是因为坊间已经流传,朝廷这次是要痛下杀手。

叶瞰首先去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这个运司除了邹澄,还有其僚属达几十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