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在大明搞学区房(第2/2页)

“寻个机会,我来和陛下禀报。”宋衡街上说:“我的想法,京师不论怎么规划,还是要满足两个基本功能,其一就是让入城的百姓有足够的房屋居住,所以居住区也要好好的规划,要让外地的人看到京师说出来不愧是首善之地这样的话,这样,陛下日后什么时候再出宫微服,才能认同我们的成果。”

“第二个功能便是商业。少府投了许多银子营造不夜城,所以商业无法脱离不夜城,正阳门外向南的大街,百姓也习惯在这里游玩,所以我以为,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建、改建南北向的这条街道,沿街是商铺,商铺的后面规划为宅子和院落,用于居住。这样像棋盘一样分布,出门即是市坊,如此可好?”

“好是好。”宋越疑惑,“只不过这样,那些房子是不是也不够很多人居住?或者建得密集一些?”

“不能密集。”张池坚决否定了这个提议,“太多穷苦百姓的聚集会伤害不夜城作为商业区的价值,所以这附近的院落还是要以大而宽阔为主,而且这里离皇城近,太过密集也不够安全。专门的居住区,还是要再远一点。”

“还有银子的问题。”宋衡抄上手,“要有足够很多人居住的房子,这笔银子可不是小数啊。”

张池站起深,皱着眉头踱步,某个瞬间他忽然想到什么,“可不可以让百姓自己出钱修建自己的房子?朝廷只要划出一块空地就好,然后引导百姓来建造。”

“这要怎么引导?”

张池敲着手掌,“办法要靠人想。今天进城做工的百姓,大多数也不是想一辈子做工的,他们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要供孩子上私塾、将来走科举之路。其实私塾的问题本身也越来越突出,是了,就这样!用私塾来吸引。”

张池越说越有劲儿,“在集中的居住区内,朝廷可以分散建造一些私塾,每座私塾只就近招收学生读书,如此朝廷的投入就会大大减少,私塾边上的空地只收取少量的银钱用于建造私塾,然后那些空地交给百姓自己去盖自己的房子。”

“不行的。”宋衡摇头,“很多百姓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且不同的人造出来的房子肯定也不同,到时候还是很乱。”

“可行的,宋兄你信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集中居住的人主动分散开,否则谁会愿意自己来盖房子呢?朝廷也没有足够的银钱一下子造出这么多民居。”

宋衡想了想,“那这便作为一个待定的选项,等和陛下禀报过后看陛下的意思。”

宋越插嘴,“族兄,其实这个办法不错。我觉得陛下会同意,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营造的费用。”

“好。不过总归是要向陛下奏报的。那其他的问题呢?”

张池摇了摇头,“我暂时没有了。”

“好。”宋衡抽了一张纸,“陛下其实还提到另外一个词,我们一起来议一议,看看这个功能区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什么东西?”他们两人都好奇。

只见宋衡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