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请旨抓人!(第2/2页)

早朝上的事情,皇帝大概猜到太子已经知晓了。他本意就是召来论一论,没想到太子入了暖阁直接便跪。

这让他有些意外。

“照儿别急,你要不先看下奏疏?”皇帝给了萧敬一个颜色,让他过去扶起来。

但是朱厚照不愿意起来,

这帮文官动他的人,他要是还没有反应,东宫这块牌子干脆砸了算了!

这和之前可不一眼,不是简单吵一架、斗几句嘴就算了的事。

用人的权利是非常敏感的。

“父皇!那些奏疏可是列了杨廷和的罪状?若是如此,儿臣不必看了,他们的心思儿臣明白。儿臣这个太子他们动不得,不就是想着要把儿臣用的人给贬黜了?但这不是一桩简单的弹劾官员案!这是要窃取用人权柄!”

“儿臣是父皇的太子,儿臣的行事原则和立场都和父皇如出一辙,自古用人权柄操之于上!现在他们对太子有些不满,就要换掉东宫的人?如果换了,那么往后谁还会真正奉儿臣为太子呢?!如果咱们自己用的人还保不了,朝廷用一人或黜一人都成了他们的意志,那皇帝的威权何在?君臣的名义何在?!”

朱厚照要表达的激烈一些。一方面因为弘治的性子软,有的时候自己的‘红线’给人踩踩就算了。另一方面,他怕慢了出变故。

嘉靖年间,浙江巡抚朱纨奉旨去查办东南沿海商人走私的案件,结果这些海商买通朝中官员大肆弹劾,最后硬生生把朱纨吓得自杀了!

弘治皇帝果然正色起来,他没想到儿子有这样一番情绪和考虑,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他们竟然还敢对你存了这种心思?!朕与照儿一体,这是举国皆知的事,今日这样对你,来日岂不是一样对朕?你起来,多余的话不必多说。只讲,你要请什么旨?”

“儿臣请旨抓人!”朱厚照斩钉截铁的说:“杨廷和本是詹事府出去的清流,从来都是低调行事,不得罪人。何以短时间里一下子有数名御史言官上奏弹劾?儿臣不是说要言官因言获罪,但这一次显然是商量好的统一行动。”

他已经不想和这帮人再论理了,世上太多事只能靠刀。

“照儿的意思是……”

“御史言官应当持己正身,似他们这样同进同退,类同结党!太祖高皇帝当年设督察院,难道是让他们成为臣子手中之刀吗?!”

“若是他们不认呢?”

“认不认,有的时候也由不得他们。”

朱厚照这些话有些厚黑。不知道弘治听懂没有。意思就是,此次就是要借这个罪名,他们是认也好,不认也好,这个恶名就是刻也要刻到那些人脑门上!